生活在我们这个物质极其丰富的国度,尽管也不过才几十年的光景,但目前食物明显过剩,中产主妇时常为吃什么发愁而多数人却活在食品不安全的隐忧中。不过,除了那些吃“特供食品”的人除外,因而横亘在阶层中的鸿沟不是收入的多寡,而是食品、空气、医药等涉及生命与健康等领域背后的权力配置的不公。
只要翻开报纸、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一定是食品事故的消息,早期的苏丹红、三聚氰胺、发霉大米、近期学校食堂的过期食物,餐厅地沟油、饺子中的下脚肉料,处处充满着不法商贩的“赚钱创意”。一边是“赚钱就是硬道理”,一边是“孩子的健康才是未来”,但谁也不会与钱过不去,于是媒体不停揭发,但商家却在各种食材上做手脚,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匪夷所思的是政府监管部门也是典型企业思维,只要企业能多上税就是好企业,同时还能解决就业问题,由此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市场结构,一旦涉及生命等极端事情发生最多找几位替罪羊,这几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所以,在我们这个地方做主妇最主要的功课不是会辅导孩子做作业,而是要学会烹饪,不然孩子从小就会受垃圾食品毒害。
自媒体不停会发出日本学校食物的精细,孩子午餐料理的考究,不得不说,他们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地方,懂得善待自己、善待每个幼小的生命,而且会在一饭一食、一日三餐的细节中培养学生对食物、对大自然的敬重。
相反,我们依然是大锅饭的思维,大家不论是请客吃饭还是学校食堂,都是追求量多,有剩余,给人一种外在的富足感,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对粮食的浪费与糟蹋。
或许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无产阶级教育是轻物质的,大家追求的是“家国天下大叙事”。记得曾经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最多的就是“不热爱劳动”,我们这些自视“能干大事的人”,向来把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喜欢动手的同学视为“没理想的人”。
于是我们怀抱理想,不得不在走出校门后用很多年时间来调适自己,在当时看为优点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可笑。而我现在最大的感慨是如果我有一个女儿一定要让她学点家政课,懂得烹饪食物、收拾房子,营造家庭氛围,给家人搭建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可惜我们这一代人父母都是在以“一穷二白”为光荣的年代长大,他们向来是排斥生活的享乐与美感的。
我与丈夫认识的时候,我不会做饭,那时与几个女生住在北大西门的一个院子,以北大为食堂,说来好笑,我们因租房遇到假房东还被骗过。我们都不做饭,视做饭为繁琐,当时一直在琢磨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把食物的营养元素提炼出来做成一个个药丸,这样不就把劳动力解放出来,把人力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吗。
以前的同学还笑我,“真难以想象不食人间烟火的你也会结婚生子”。看来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不会做家务、不会料理食物,却因孩子的出生,我们要一步步改变自己,而且要变换花样,做出符合孩子口味与视觉的食物,这的确是一门全新的功课。
我知道自己的厨艺还很粗浅,好在自己做饭我们会注重食材的新鲜,用料的健康,食材与营养价值的兼顾,孩子的味蕾其实非常单一,他们反而不习惯“重口味”。因而,我的手艺在儿子看来还算合格,但比之他爸爸的专业级,在巴山的眼中,他爸爸已经是专业厨师级。我就成了“保姆级”,这是因为我还不够精细,还是怕在食物上浪费太多时间。他爸爸说做饭在于“用心”,的确如此,烹饪往往不在于技术的娴熟,而在于我们是不是投入,有没有专注在这一饭一食中。这种“忘我”正是让时间静止,使此时变成永恒中的刻度,这就是爱之投入于日常生活的意义,孩子的味蕾看似迟钝但他们对爱有天然的嗅觉,他们能从父母的眼神、声音,一呼一吸中看到你的投入程度,你对他们是有限的投入、繁衍还是全然接纳。
比之食物本身,餐桌的布置,吃饭过程中的交流、情感分享更能连接家人间的亲密关系。如今我们已经能享受吃食这一过程,而不是仓促吞咽,匆忙进食,以至忽略食物的味道,这样就会耗损做饭人的热情。
如果一个妻子用了一上午时间为家人精心准备午餐,而先生因个人偏好而评头论足,这个妻子的热情马上就会被浇灭,所以先生们希望妻子做出美味饭食的最好方法就是要不停赞美,忽略事实地赞美,此时孩子也就会被带动起来,学会感恩、正面思维,从而养成“成长型人格”,情感就会正面流动起来,不然,就会陷入负面情绪中。遭到批评的妻子往往很难在烹饪中找到乐趣,如果一日三餐成了不得不去对付的任务,进食的人也就会把食物当成“填饱肚子”的例行公事,食物的正面能量就会被抑制,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与营养吸收。
为了使爱在我们家庭中流动起来,变成个人生命的积极能量,家人之间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对食物学会感恩,对做食物的人的感谢,对供应食物的造物主的感恩 ,这样,我们整个人就会阳光起来,整天就会沐浴在阳光般的爱中。反之,则一天萎靡不振,心情沉重。
如果一个妈妈厨艺高超,每天都能变换不同花样为孩子烹饪不同的上好食物,但在进食的时候不断数落孩子要注意礼仪呀,吃饭姿势不对呀,此时家人之间也很少有正面交流,那这样的一餐饭对孩子来说并不能感受到多少乐趣,倒不如简单的食物,但对孩子来说,却总是会在简单食物中发现惊喜,这样,也就不会造成他们对物质的依赖,他们反而能在简单的生活中获得幸福感。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尽管物质生活提升了很多,却没有提升感受生活幸福的能力,他们就寄希望拥有更多的物质、更多的钱,却依然生活在不快乐中,这时的富足反而成了贫乏。这也是圣经中耶稣强调的“我们不要忧郁明天吃什么、穿什么。”,看似非常简单的生活哲理,我们却似乎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领域、学习、消化,明白了,也就返璞归真找回了真实的自我,不然,就会活在虚幻的外在评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