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这个民族,我一直怀着一些抵触的情绪。相信大部分的中国人与我一样。但是接触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狄克特的《菊与刀》之后,我对整个大和民族,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虽然这些新的看法不能完全推翻我之前的执念,但是多多少少会让我对这个神奇的民族有些改观。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是有其可圈可点之处的。她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
用豆瓣上一个评价来说就是,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读之既启人深思,又引人入胜,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时至今日,鲁思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这本书也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影响力至今不减。
嗯,我读完整本书,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本书是当得起这个评价的。当然,译本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鲁思笔下描写日本人的句子,是这样子的:
“日本人果然如此,他们既有刀的刚硬,又有菊的柔美。”
有目共睹的事实,就由不得我们不承认,她说的确实没错。
日本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日本人坚持的是:虽然每个灵魂原本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如同一把新刀,但是,如果不勤于磨砺,它就会失去光泽。如他们所说的"自身的锈迹",它和刀上的锈迹一样有害,因此人们必须像磨砺刀剑一样对待自己的品行。光辉的灵魂一旦被锈迹掩饰,所有需要做的就是再磨砺一次。
所以“照镜子”这件事情,在日本人看来,实在是一件应该经常做的事情,因为可以自省思过。这大概和唐太宗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是他们不仅仅拿镜子正衣冠而已。而是透过镜子,审视自身。
我最佩服日本人的一点,就在于永远知道哪里是自己的不足,永远知道去向最强者学习,大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真正在日本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网传对比中国人和日本人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但是一群中国人就变成一条虫,而一群日本人可以变成一条龙。看完也是各种心塞吧!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想,看完这本书,会思考很多事情。比如民族劣根性,比如怎么变得更好,比如是不是可以用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和评价所谓那些我们不喜欢甚至仇恨的民族和敌人呢?
我一直坚信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所谓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各为其主,各行其是。身在其位,往往身不由己。当你足够强大,你才能左右和制定游戏规则。否则,你只能生活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