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听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能将《岳阳楼记》倒背如流的学生最后的结局是碌碌无为。在老师的眼里,这个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应该成为其他人的榜样,但是结局却令人惋惜。我们所受的教育是以“记忆”为主,所以这样的实例并不少见。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讯息。在背诵记忆时,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们自己的思考,而我们只是在一遍遍重复着作者的思考过程。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思维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别人代替我们完成的。同专注于自己的思考相比,记忆的过程显然要轻松的多。但是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就成了他人思维的游乐场。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进行大量的记忆,短期内对付应试教育是可以的,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许多学者也会遇到这种情形,其实是他们把自己学蠢了。他们一有空闲时间就进行大量的记忆,反复将多种学说理论塞进大脑,但却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这种行为对精神的伤害远远大于体力劳动,因为从事体力劳动时,我们还有进行思考的可能性。如同弹簧受到重压,当我们的思维受到别人思想的重压时也会失去弹性。吃下太多食物会加重我们的肠胃负担,甚至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吃下太多的精神食粮也会使我们的大脑放慢运作。吃下的食物只有消化时才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而非吞下之时。同样,我们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反复重温和思考时才能被吸收。记忆的东西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少,这些塞进大脑的东西不会永久扎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遗忘。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只是对学习的最低要求,不能把“记忆”的内容多少作为划分学习成绩的主要标准。否则,这样制造出来的“人才”只是在一遍遍重复他人的思考内容,丝毫没有自己的创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儒家早已给了最好的解答,然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不断处于学习中的人却没有将这一辩证关系应用到实践中。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对于学与思的关系,他们从未认真思考过,反而是一遍遍的默念,记住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他们的学生多数也是这样一遍遍重复着记忆的老路。于是,千百年来,学与思的关系并未受到很好的处理。最终,我们的学校创造出无数只会记忆的“低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