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女儿写了一篇命题作文《挫折是生命之财富》。显然,这个题目已经锁死了孩子say no的空间,女儿穷尽一切方法从网上找事例、警局格言,结合自己考试中的失手以及如何总结经验教训等亲身事例,一个多小时后,这篇文章就被堆砌得还挺像回事的。我问女儿,“宝贝,你真的认为挫折是生命之财富吗?”她耸耸肩,说:“那篇文章是我瞎写的。”
每个时代都有流行的“正能量”
如果我是她,我可能也会选择她选的这个基调,写一篇自己都不想读第二遍的作文,虽然写的时候心里挂着一百个问号。我们年少的时候,祖国上下一路为领袖齐颂赞歌,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为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翘首以待,这些主题渗透在报纸的每一个缝隙里,学校的每一节课堂里。青少年更是不能“独善其身”,一篇作文的好与坏,与“立意”的高度息息相关,但凡一个同学再不擅长写作,能在篇首篇尾来上几句震撼人心的口号,或者用上两句响亮的时代用语,都会被看作是一篇可圈可点的好文章。
孩子们生活的当下,言论自由了很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没那么浓厚了,作文理应成为孩子发表真实意见,展示个人观点的一种方式,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上乘之作”无一例外的都是充满了口号式的“鸡汤文”。难怪有些朋友看到我在微信圈里晒出女儿的作文后,反馈说:好像自己的孩子也刚刚写了篇类似的作文。
孩子的世界就是真实世界的折射。互联网时代下,媒体的形式在推成出新,公共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社交媒体和各种自媒体分割得七七八八,形式虽然多样化了,但是内容方面,鸡汤文和吐槽大会两大主角基本占领了舆论的半壁江山。对于后者,它的天然“戾气”已经吓跑了很多有格调的人,注定难登大雅之堂,混个民间野史就是最好的出路了。然而,鸡汤文却有着阳春白雪的气质,容易迷倒众生,自然成为孩子争相模仿,老师推崇备至的好文章。
我个人不太反感读鸡汤文,但是当鸡汤文正在成为一个时代正能量的来源时,尤其当我们的孩子把这种文章当作一种范文和标杆来追求的时候,我感觉有些悲哀。我不禁在追问----为什么?
没有信念支持的正能量就是一碗鸡汤
不管什么时代之下,对公认和推崇的人和事表达质疑,都是需要勇气的,年幼的孩子们更不容易。正能量的话语本身光芒万丈,堪比打鸡血还来劲。孩子们被这样的话语吸引,是件让人欣慰的事,作为家长,我们可能觉得她的一生仿佛已经被划定在一个安全的范畴内,老师看到孩子有这样的“三观”也是喜上眉梢,而我们整个社会不也在声嘶力竭地呼唤着“正能量”。孩子与身俱来的天性,总是向着掌声和肯定的方向努力的。当我初次读孩子的这篇作文时,我心里的确欣然多过疑虑。
有个大学同学看到孩子文章后给我留言:“这种观点我已经不大认同了。挫折是能摧毁生命的,但是面对挫折,能抗压,从困难挫折中反弹起就是让人尊敬的,但那已经是不得已为之。见了不少憎别苦,我更喜欢看花团簇锦,歌舞升平。” 她的留言瞬间把我心里的各种问号从禁闭的盒子里释放出来,我的孩子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把她现在认同的价值观彻底颠覆了呢,就像我这位曾经学霸一时的大学同学这样“更喜欢看花团簇锦,歌舞升平”?或者,此时她心里只是迫于迎合我们的价值观而唱高调,而其实心里在悄悄地展望着一个花团簇景,歌舞升平的未来呢?
挫折是生命之财富,但是人的本性是不喜欢挫折的,谁不喜欢宽阔无边的阳光大道,而偏要走羊肠小道呢?从不喜欢挫折,不接受挫折到接受,并把它视为财富来对待,这个中间的路径是多么蜿蜒曲折的啊!
有多少从人生的摔打中站起来了,回首往事时,对从前的挫折心怀感恩;而又有多少人在人生的摔打中,再没站起来过,如果你对他说:“挫折是生命的财富!“ 他会愤愤地回你一句:”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 在不同人的生命里,挫折有着或褒或贬的属性,有的人可以把它转化为财富,而有的人却被它碾压。
我想这些问题也许某天会在孩子的心中翻腾,或许此时已经有无数浪花溅起,当她和小伙伴的友谊小船不小心打翻的时候,当她考了个不光彩的分数的时候,当她被妈妈爸爸训斥的时候,当妹妹和她闹别扭的时候…….但是,为了迎合,为了认可,也为了完成这篇完全没有讲真话空间的作文,她把那些浪花强行压下去了。
而我们也习惯了直接把这些类似闪耀着人生智慧的道理填鸭式地硬塞给孩子,而故意忽略了中间存在的诸多疑惑,还有那些血与泪的洗礼和熬炼。而这其实就是一碗鸡汤,虽然它有着“智慧“的营养,却因为没有智慧源头的依靠和仰赖,缺乏生命的根基。它也许能慰籍孩子几个小时,但是,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的时侯,这碗鸡汤早已经被代谢的干干净净了,因为它没有根可以扎在孩子心里。
缺乏思考能力培养的教育
不想思考,也没有被鼓励去思考。孩子写作的过程我都看在眼里,小小年纪,对网络的运用炉火纯青,各种材料的组织也很自然贴切,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她们真的是超越同年龄的我们不知多少倍。但是,看着孩子这么“娴熟”的操作过程,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频频见诸报端的中国在美就读的孩子论文屡次被拒的事情,中国孩子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只能依赖复制黏贴的方式撰写论文,论文常常被导师打回,甚至因此迟迟不得毕业。有人认为是因为留学生语言能力不够强,担负不起起深度的学术研究,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道德水平低下的一个反映…….
诚然,上面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是,对于此时的我来说,深感我们教育当中的对思考能力的培养太有限了,我们的思考训练在哪里?在题海大战里、在奥数拓展里、在一场混合着诡辩和讲相声似的插科打诨的辩论里?
我们对思考的认知其实是多么狭窄啊,尤其是在广阔的人文知识的培养方面,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不用思考的死记死背。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和芜杂斑驳的人类社会,明明存在着无数的变量关系,而为了迁就我们狭隘的认知体系,我们常常把这个多元方程简化成一元方程来解答,好像我们只要仅仅抓住“挫折是生命的财富”这个道理,挫折就会变成财富。
挫折真的会变成财富吗?为什么在有的人身上,它表现为真理;而在有些人身上,这却好像是个谬论?是什么在驱动着它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那些把挫折转化为财富的人有些什么特征?这些人的心智模式是一样的吗?每种心智模式有差别吗?差别是什么?事物的本质和优劣是从我的喜好来评判的吗?还是以另一个标准来评判?这句充满正能量的话之后,细细思考,有无数的变量,无数的问号?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谈论美国教育的精髓“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不知道这条中西教育的分水岭什么时候能够被真正逾越?有位未谋面的微信朋友某天专门找我分享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她说她每周会用脑力图和六岁的孩子分享一本好书,我对此肃然起敬!
对我而言,更多的是需要静下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带着好奇和谦卑,在她们这个充满问号的叛逆期,再一次和她们探究一遍人生,而不再急着兜售着我的那点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