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
尝百草 茶饮降人间,《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就是炎帝,传说也是发现茶的伯乐。
相传,神农在野外尝百草的时候,会架起铁锅,把生水煮熟了再喝。一日,神农尝了一种有剧毒的草,水还没烧开就晕倒了。不知过了多久,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将他“唤醒”。神农听到铁锅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顿觉喉咙干渴,便艰难地起身舀水喝。这时他竟发现锅里的水已经变成了黄绿色,里面还飘着几片绿色的叶子,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就是从锅里飘来的。由于口渴难耐,神农就用碗舀了点汤水喝。
这汤水清香略带苦涩,咽下去后,似乎比喝水更解渴,更为神奇的是,几个小时后,神农身上的剧毒居然解了!神农非常开心,采摘了很多这种绿色的叶子回去,并为之取名“茶”,作为解毒“圣药”。从此之后,茶开始在人类社会正式登场,人们开始从野生的茶树上采下嫩枝,先是生嚼嫩叶,随后将嫩叶加水煎煮成汤汁饮用。
*陆羽*
陆羽一生爱茶,精于茶道,以一部最早的茶著作《茶经》闻名遐迩。陆羽是个孤儿,其貌不扬,还有些口吃。唐开元23年(公元735年),被竟陵城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上拾得收养,故而陆羽得以在寺庙中学文识字、念经诵佛,还学会煮茶等事务。12岁那年,陆羽竟独自逃离了龙盖寺,当了伶人,凭其“作诙谐数千言”得到竟陵城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并被推荐到火门山(今天门市佛子山)邹夫子处学习。在学习之余,陆羽常去采摘野生茶,为邹夫子煮茗,一边学习儒学,一边继续学习煮茶和茶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时期的陆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内心既不在佛,也不在儒,而在于茶,于是决心写一部茶专著。
写作前,为搜集第一手资料,他远游巴山峡川,采茶品水。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锦囊满获。他游历了宏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辗转大巴山,一口气踏访了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已游览了湘、皖、苏、浙等数十州郡,于次年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潜心研究茶事,闭门著述《茶经》。经过四年的努力,陆羽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就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时年28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做了一次修订。同时,他还与高僧名士密切交往,共研茶道,并继续游历名山大川探泉问茶,《茶经》最终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并被出版成书。
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陆羽是最有力的推动者,并一直惠及后代,故陆羽被后世誉为“茶仙”、尊称为“茶圣”、祀为“茶神”。
来自姚松桃编写的书
20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