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只有一个人对我说,这本书读起来太难了。还有人说,我写的读书笔记比原书还难。
真的会这么惨吗?
我认真再看了看这本书,看了看我的读书笔记。我总结一下,阅读这类书有难度的原因是:有很多陌生的概念。如果一段文字里有超过两个陌生的概念,我估计,就会有阅读障碍,如果句子中整篇都是陌生概念之间的关系,那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感觉很深奥,但是又不懂。
这是谁错?
当然是读者。读者觉得很难,是因为没有循序渐进地选择合适的读物,也就是说,读物的难度与自己目前的概念积累不一致。但是读者的反应一般都是什么呢?为什么不写得简单一点?为什么不写故事?即便是我的那本《在人生拐角处》,三十二个故事组成,还有人觉得读起来有点难。为什么不写写言情?
我的思考是:一方面,从作者角度来说,排除写作水平之外,很多时候是因为用合适的概念才能描述清楚自己的想法,所以,晦涩有时候是不得已的最好选择;另一方面,从读者角度来说,不应该总是阅读一些轻松的读物,并不是没有营养,也不是说一定要学习什么。而是,就像吃饭,我们的阅读品类应该复杂多元,不断拓维,会带来更为丰富的认知。有时候,概念本身就值得了解。
但是,话说回来,只是了解概念,是无法了解概念的。这句话说的有点绕。这么说吧,如果对于概念的产生背景,实践场景并无了解,也无共鸣的话,脑子里就只能堆砌一堆知识,风一吹,就都散了。
所以,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认知与行为并没有什么区别。换言之,如果没有真正的认知,是不会有相应的行为,而没有行为,也不会产生真正的认知。而者并不是先后的关系,而是合体一致。
说回来这本书,说难也难,需要先接受一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起来才会简单些。但是,如果你有过系统学习的经验或者咨询的实践,再看起来,就会有不同了。如果有系统学习的经验,那就知道抓学习的关键点:想要讲什么?理论假设是什么?理论框架是什么?如果有咨询的实践,那就知道抓实践的关键点:这本书的咨询观点是什么?如何才能体现这些点?具体内容上还有什么可以拓展的?
前面两次的分析主要是从理论的系统角度来看。这次我直接进入实践,也就是说,作者萨维科斯所倡导的“叙事视角的生涯咨询”具体该怎么做?
其实也简单,这本书的一大半篇幅都在写这个,作者通过五类问题来进行生涯故事的访谈,以及评估,进而完成生涯咨询。删去评估的具体内容,忽略咨询的过程,我直接切入核心:那五个问题是什么?
问题一:角色榜样?问题二:最喜欢的杂志?问题三:最喜欢的故事?问题四:最喜欢的座右铭?问题五:早期回忆。
当然,有咨询经验的咨询师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死板,只是一个问题的方向,里面也有很多可以延展的空间。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几类问题背后的目的,自然就可以进行自我解读和灵活运用了。
角色榜样:这是通过榜样来对应的是自我概念的特征;喜欢的杂志:对应的是兴趣内容,其实不一定是杂志,因为现在读杂志的人很少了,可以是各种媒体;最喜欢的故事:对应的是价值观、模式、人生的剧本情节走向;最喜欢的座右铭:对应对于自己的指导,即来询者给自己的建议;早期回忆:对应自己的“执念”,或者说和现在的关联通过早期回忆进行的隐喻。
试想,如果对这五类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一个人的基本脉络也都呈现出来了,包括当下对于未来的建构。那么,即便有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也都能自然获得解决。让人们自己有力量,而不是外界赋予。这个力量来自于哪里?
这个力量来自于一个人对于自己更为深刻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在咨询师帮助下的一种新的建构。这也就指明了咨询的方向: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咨询?当你认为建构到足以迈过当下障碍的时候,就可以结束咨询了。这是一个来询者成长的过程。
对每个人都是如此:认清自己,活出自己。做不到,又特别渴望的时候,咨询师可以帮助你一起探索。
这本书读到这里,下周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