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月 星 风 和你
第二章 高三上学期
2.04 他的高光时刻
林渏在新学期盘点班级朋友圈的时候,忘记了俞曜信的朋友圈。因为高三开始,俞曜信和自己坐得远了,几乎没有什么来往,有时候都忘记了他的存在。
其实俞曜信有个小小的朋友圈,也是三个人,俞曜信、李川和何煜阳。他们三人什么时候开始组团的,林渏完全不知道,注意到他们三人放学一起走路回家是高二下学期开始和俞曜信有交往之后。其实,李川和何煜阳都是林渏的初中同班同学,但是从初中到高中,林渏和这两位同窗了五年的同学都没有什么来往,反而是因为俞曜信才和两位老同学熟悉起来。高二以后,才注意到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他们三人像wifi信号一样按照身高排成一横排一边走路一边聊得热火朝天,俞曜信最高,其次是何煜阳,再是李川。巧得是三个人的成绩也差不多是这个顺序排列,都属于成绩好的那部分同学。
俞曜信坐在第四排,林渏在第七排,和她的距离从前后来说隔着三排,从左右说距离就不固定了。因为当时教室里从面向讲台的方向看,最左侧是南边的窗户,最右侧是教室的前后门和两门之间的北侧的墙,而为了给过道留出较大的孔隙,教室里中间的两个纵列桌子是拼在一起的。每隔两周同学们的座位会沿着纵列(就是一组)顺时针换一次,就是座位前后关系不变,同桌不变,整个纵列每两周在教室里的左右位置会不同。也就是每隔两周就按左右关系换一张桌子。按照这个规律,两人位子距离最近的时候,就是林渏这一组和俞曜信那一组的桌子都在教室最中间,两组桌子拼在一起,这时候俞曜信在林渏右前方,大概一点钟的方向,最远的时候,是俞曜信这组在靠窗那一列,林渏这组在靠墙这一列,差不多十点钟的方向,这个方向视线常常会被遮挡,都不大看得到他。所以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因为座位远离,又没有什么其他缘由,林渏和俞曜信没有什么交流,几乎处于断联的状态。
没有想到开学不久,原来的政治老师请假了,临时在外面请了一个职业学校的老师来上课。这个老师到底是给高校上课的,经验丰富又见多识广,课讲得特别有趣,辩证唯物主义、事物运动、事物的矛盾等内容。老师课堂上请同学发言。大多这个时候,班级里会比较沉寂,同学们之前上政治课,主观能动性太低了,大多觉得政治这个学科,背背就行了,要不是高考必考,没有人会重视,所以很少有人去思考,更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
但是每次俞曜信都很踊跃,他总是不卑不亢地站起来,侃侃而谈,谈住房改革,谈经济发展,他能巧妙适当地结合马列理论,讲得有理有据。每到这时,林渏总是忍不住隔着几排座位去看斜前方的俞曜信,她不敢相信同样的年龄,受着同样的教育,俞曜信的思想却和自己不是一个深度和维度。其实这个时候,无论是政治老师,还是全班同学都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林渏心想,他这个理科学霸怎么对哲学也这么通,还这么饶有兴致。这又刷新了林渏对俞曜信的认知,更加认为他是个有思想深度的人,又能关注社会生活,绝对不是个书呆子。
想不到那时候每堂政治课竟成了俞曜信的高光时刻。林渏不知道他出彩的表现每次被老师表扬外,还有多少同学瞩目?林渏只记得她自己坐在倒数第二排,抬着头去看站在侧前方正在闪烁着光芒的俞曜信,那是仰视的视角。或许那也正是她仰视他的开始吧?
博学多才,能思善辩,低调内敛,坚持专注——一次次政治课上俞曜信的熠熠发光,再结合之前的“鸳鸯蝴蝶派”“说和行动”以及暑假麦田里的发问,林渏开始形成对俞曜信的整体好印象。这些印象在未来长久的岁月中也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