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本学期同学们纷纷外出学习,我也是其中一个。
在外地初来乍到时,总在心里警惕自己做事讲话要小心,可长此以往就变得做事畏缩,反而阻碍重重。好在我生性爱反思,觉察这项弊端后便一如往日的开朗起来,并赶在某个课程结束的当天主动加了某男老师的微信。
再后来,我主动跟他聊天。一开始,我们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话题从天气变化到新课程的学习任务,三天两头盯着手机,回复对方消息。
最后,我终于没话可说了,胡乱的找话题,为了能在异乡有个可以聊天的朋友。可那以后,我俩的对话框却以蓝色字体为终结,定格在那里,两天不曾变动。是的,人家没有回复我的消息。
我傻眼了,从小就心高气傲的我气愤得在跟朋友的通话里骂街,怒火十足,甚至一度想要拉黑那个我尊称为老师的人。好吧,我生气的时候思想偏极端。
好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朋友的几句话骂醒了我。事实上,老师是个只比我大两三岁的青年人,工作一年有余,对,据说还没有女朋友。而且我确定,他看到了我发给他的消息。最起码,他后来的朋友圈以及更换的头像足以证明。
就这样,我们在各自不同的生活圈里摸爬滚打,不再联络。至于心头那抹小阴影,时间让它慢慢淡化,直到完全消失,像从不曾出现过。
直到今天,我的一个微信好友发消息给我,嘱咐我天气渐凉,注意保暖。一时愣住的我,转了好几轮眼眶了才想起来他的名字,就此,我终于想通了缘由,老师不回我消息很正常啊。
该微信好友是我大一时阴差阳错加上的,本以为没什么交集,不曾想因为一些事凑巧见过面,有过几次简短的交道。因为学校相隔两地,相见机会有限,便不再联系。没想到,男生有段时间里经常主动找起了话题,在数次干巴巴的对话里,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就不予回复。持续多久我也不记得了,反正似乎是断了仅有的联系方式。
这件看似平常的事给了我启发。
我对一个人的态度,就是另一个人对我的态度啊。当然不是所谓的报应一说,而是两件类似的事情作比较,更能权衡出其中的利弊得失。
我毕竟不是别人生活里的一部分,带过我的老师没回我消息,真的无可厚非。要知道,教学工作和科研成果可不是侃大山能完成的,在新的学习环境里突破自我依赖于交朋友,简直毫无用处。
无话可说的尴尬远小于没话找话,你刻意捏造的聊天,不过是别人眼里无聊又零价值的代名词。你由此而来的咆哮,自然也是别人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吹过即散。所以,感谢那个不回你消息的人吧!他只是在提醒你,无意义的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又或者,你用错了对象。真正想听你说话的人,不该是他。
况且,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会对闲聊拒之门外,那么又凭什么要求有人一直不离不弃,听你隔着屏幕瞎扯一通?
我想说,我谢谢那个不回我信息的人。
在他身上,我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那是我遗失的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