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探春作了《簪菊》和《残菊》两首。
今天我们来赏析《残菊》这首诗: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残菊》这个题目本身就给人一种衰败凋零之感。
不过是花开花落自有时,得失荣辱如幻梦罢了。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欹”在这里念“qī”,是“倾斜”的意思。
(秋菊)上凝结的露水和厚重的寒霜使得它们渐渐地朝一边倾斜,设宴赏花的时节才刚刚过小雪的节气。
这些“凝结的露水”和“厚重的寒霜”对于秋菊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外在的压力。
更何况,文章标题还是“残菊”,大概像人一样是走向“风烛残年”了吧。
若要正是盛开无限风光那会儿,这秋菊还能让“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这“露”和“霜”反倒是能成一番别样的点缀,甚至把秋菊衬托成一个不畏风刀霜剑的斗士。
类比到人也有同样的道理。
在个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外界的阻力如果是适度的,那么人可以越挫越勇。
反之,可能会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在立冬之后的节气,而秋菊到底还是秋天的花儿。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所以小雪过后走向残败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花期终究是有限的。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翻译这句话的时候,要记得这是描写“残菊”的模样。
“蒂”是“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淡泊”在这里是说“(花的)颜色浅淡或消褪”。
在这里的“离披”也是指“衰残凋敝貌”。
花蒂还留有残香,只是秋菊金黄的颜色已经浅淡消褪,花枝上也已经没有完整的叶子,叶子的翠色也已经衰残凋敝。
不过也似那美人到了迟暮的时候,红消香断又有谁怜?面对这残败之景,又怎能不心生悲凉?
《残菊》是“咏菊花诗”十二首中的最后一首,也是秋菊最后的宿命。
秋菊是抗寒霜的花儿,可终究还是躲不过宿命的轮回,终究也是“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那就更别说其他娇弱的花儿了。
黛玉是大观园内最惜花爱花者。
若说黛玉是娇弱的,风吹吹就坏的花儿,那探春这朵花儿的命格就要抗得了风霜一些。
只是最后她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结局还是“千里东风一梦遥”。
年年岁岁花相似,只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或许也像黛玉在《葬花吟》中说的那样: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这个“桃李”当然也不一定只有指“桃花”和“李花”,而是说无论什么花儿的命运大抵相同。
至于人,那就说不定了。
若是薄命的红颜,明年闺中知有谁?
不过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罢了。
或许也就应了那句“开到荼蘼花事了”。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关于“蛩”和“雁”这两个意象在姊妹们写的“咏菊花诗”中多次出现。
或许那也正好像是湘云想出“寒塘渡鹤影”这句话的时候是刚好所见的景象吧。
黛玉的《问菊》那首诗中就有“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黛玉的《菊梦》那首诗中就有“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宝钗的《忆菊》中也有“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蛩”(qióng )就是指“蟋蟀”,“蛩声病”的“病”在这里应该是说“蟋蟀的叫声十分哀凄”。
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
在唐代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一》诗中就有“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仿佛映照出你曾经的容颜)
后就以“落月屋梁”表示对故人的怀念。
所以见到“半床落月”(明月在半张床上都落下了清辉)或许也就可以理解成“对故人的怀念”。
耳中又听着蟋蟀凄哀的叫声,哀哀欲绝。
“雁阵迟”的“迟”一般翻译成“慢”或者是“晚”的意思。
如果是“慢”,那就是“大雁的队伍在万里寒天的云层里缓缓飞行”。
大雁飞得慢,但它们终究是在路上的。
只要一直往前飞,哪怕慢一点也总是有归期的。
不像一个人在异乡,是回不去的。
如果是“晚”,那就是“大雁的队伍在万里寒天的云层里很晚才到来”。
大雁很晚才到来,难道是探春已经在此地站立等候多时?所以是一个人想心事很久了吗?
因为看到大雁一般会表示一种思乡之情,所以推测这可能是预示着探春将来远嫁之后的场景。
她会想家,会怀念故人,怀念以前在大观园里的生活,只是可惜那时候大观园里的很多故人已经死的死散的散了。
就算能回去,就算能回家探亲,也不是当年记忆中的模样了。
或许亲眼见到了,反倒更是流泪吧。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到了明年秋风起的时候就知道我们还会再见面的,现在只是暂时作别就不要想念牵挂了。
表面上看是说到了明年秋天这会儿秋菊还是会盛开的,不过是等候一年的时光。
但若是拿“探春远嫁”这件事情来说,走了就不大会回来了。
即便是探春离去的时候说“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也不过是安慰自己和家人的话罢了。
若是贾府还是当年的昌盛之景,或许探春也不用嫁到那么远了。
只是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事情,又有谁说得准呢?
但在作别的时候说两句看似乐观的话,留个希望,或许也比泫然泪下的依依不舍更能强颜欢笑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