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第三章:战士之极品战俘
艺凡:上一章咱们讲了尤物,今天咱们讲点啥?
易中天:战俘吧。
艺凡:好,那从哪里开始讲?
易中天:一个战服,名字叫知罃(zhī yīng)。
艺凡:何许人也?
易中天:晋国大夫荀首的儿子,所以也叫荀罃。荀首的采邑叫智(也写作知,是同一个字,都读智),因此荀首被称为智伯或知伯,谥号知庄子。他的接班人,当然代代都称智伯,正如晋国的国君代代都称晋侯。知罃后来就成为智伯,谥号知武子。
艺凡:他是怎么为战俘的?
易中天:夏姬故事中,我们知道楚国和晋国发生了一场战争,史称“邲(bì)之战”。
艺凡:嗯,当时晋国大败。
易中天:知罃就是这场战役中被俘的。当时的荀首,是晋国的下军大夫。荀首说:抓不到别人的儿子,就要不回自己的儿子。于是便在撤退的途中带领亲兵杀了回去,一箭射死了夏姬的丈夫襄老,又一箭射伤了楚国的王子,把这一死一伤两个人带回晋国。
艺凡:这事业给巫臣一个机会,最后娶了夏姬。
易中天:对,当时巫臣就曾告诉楚庄王,晋国一定会提出交换战俘。果然,鲁成公三年(公元前588年),晋楚两国达成协议:晋国送还楚国王子和襄老尸体,楚人则放知罃回国。
艺凡:就像现在的乌战争,你活捉了我的将领,我活捉了你的将领,咱俩一商量,换吧。
易中天:对,当时就换了,当时楚王还给知罃送行,送行时,双方都客客气气,彬彬有礼。
艺凡:送行时,又发生了什么?
易中天:楚共王问知罃,你恨我吗?
艺凡:那肯定不能说恨啊,这么说,楚王就不放了。
易中天:知罃也这么说的,两国交兵,下臣无能,做了俘虏。贵国的执法官没有用下臣的血来涂抹贵军的军鼓,而是让臣回国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这是君上的恩典。下臣自己如此无能,又敢怨恨谁?
艺凡:不恨,那么感谢吗?
易中天:不感谢。两国君臣为了国泰民安,克制自己,宽待他人,释放战俘,永结友好。这样功德无量的事,下臣不曾与闻,哪有资格表示感谢?
艺凡:不怨恨,不感谢,这个回答好。
易中天:楚王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接着又问,还是恳请先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寡人。
艺凡:这回知罃回答不能在模糊不清了吧?
易中天:知罃说了三种可能性。
第一,如果承蒙贵君上的福佑,下臣得以作为战俘,带着这一把朽骨回到祖国,被敝国寡德之君军法从事,以振军威,以儆效尤,臣虽死无憾,永垂不朽。
第二,如果寡君法外施恩网开一面,将臣赐予您卑微的外邦小臣荀首,任其处置,家父经寡君批准,在宗庙实行家法,戮臣于列祖列宗灵前,臣同样虽死无憾,永垂不朽。
第三,如果寡君不批准家父的请求,那么,下臣将依法担任敝国的职务,率领一支小部队,镇守边疆保家卫国。到那个时候,如果不幸与贵军相遇,下臣将奋勇当先拼力死战,决不三心二意,左顾右盼。这一片赤胆忠心,就是下臣可以报答君上您的。
艺凡:楚王的反应是啥呢?
易中天:肃然起敬,甚至感叹说:晋国有这样的战士,我们是无法与之争雄的。
艺凡:这样的战俘确实值得尊敬。
易中天:这样的战俘在春秋时期并不罕见。鲁襄公十七年,一个名叫臧(zāng)坚的鲁国战士被齐军俘虏。齐灵公居然派了一个宦官去看他,并对他说“你不会死”。这事做得实在不靠谱。但此公既然是一个被谥为“灵公”的昏君,离谱也不足为奇。然而对于臧坚,却无异于奇耻大辱。
艺凡:为啥呢?
易中天: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和礼仪,宦官是不可以对贵族下命令的,更无权决定贵族的死生,哪怕只是传达国君的命令。这样做,不但对接受命令的人是羞辱,对下达命令的人其实也是侮辱。于是臧坚朝着齐灵公所在的方向叩首说:承蒙关照,实不敢当!但君上既然赐下臣不死,又何苦要派这么个人来传达厚爱?
艺凡:最后臧坚怎么样了?
易中天:用一根尖锐的小木棍挖开自己的伤口,流血而死。
艺凡:这样的战俘不得不让人佩服。战俘都是如此,那么战士呢?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风采,风骨,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