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敬畏祖先、敬畏自然、敬畏纲常伦理、敬畏法律纲纪、敬畏公平正义……它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畏之心源自于信仰,敬畏不是惧怕,而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老子曾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后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而今,我们应该敬畏什么?
一、要敬畏规矩。敬畏,首要就是敬畏国家法律、社会制度、公司规章。明朝理学家方孝孺曾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这启示我们,对规矩,要有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做到言行有度。如果目无法纪、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终究会自食其果,更有甚者,给国家、社会、公司、家人带来危害。
二、要敬畏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一部自律性的法律。道德叩问着人们内心的良知,是遇到矛盾争执时脑袋里那个正义的小人儿。有道德于心中,以德修身养性,让一个人能够是非分明,平和坦荡;以德治国,让法治下的国家更有温度,让百姓更能感受到人文教化柔软而坚定的力量。国家治理需要道德,以德服人,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平等的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每个公民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弘扬文明美德,共建和谐社会。
三、要敬畏生命。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不仅仅是人类,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开始它的旅程,一些生命延续着他们的价值,也有一些生命永远地离开,生命伟大,生生不息,然而有时又极为脆弱,每个人,每个动物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又短暂,只有敬畏生命,敬它的伟大,畏它的易逝,才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四、要敬畏良心。中国人把良心看得很重,古人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们经常这样说:做人要有良心;也经常这样提醒和被提醒:做这事对得住良心吗?甚至有过这样抨击或被抨击:你的良心被狗吃了!每每说这话或听这话的时候,都会心有敬畏。敬畏什么?敬畏良心。在五千年中国文化里,有一句震古烁今的台词:上要对得住天、下要对得住地、中间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这就是对良心的敬畏。
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明日计划:
参加禅易能量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