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来自MRI的经典,MRI这个组织现在已经解散了,但他们留下的经典仍然在影响着我们。薄薄的一册,只有15万字,字字都经典,看他们的治疗过程真是一个字“牛”啊,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以前看的很多治例都脱胎于这本书,而这本书的作者又至少两次提到米尔顿.埃瑞克森,他们也学习借鉴他的方法。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感觉受益非浅,真的能对生活有多大的改变,不知道。
如果《不寻常的治疗》击中的点是中年人的“断奶”和预习老年人如何应对病痛,《困难案例的短程心理治疗》这本书的点“尝试未果的方法是问题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维持了问题的存在,这个观点李松蔚老师也多次提到。我也认为是这是本书的核心,书中的原文:
问题是如何开始的,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相反,我们认为我们模式的核心是,无论问题可能是如何开始的,其持续是因为主诉者用来解决诉求的努力其实是不断地在对这个诉求进行锚定,我们将这种锚定称为尝试未果的方法。这个观点是我们的假设或模式中的原则性要素。因此,治疗的重点不是让诉求者做些什么,而是停止他们为处理问题所做的行为。不妨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问题消失而不是努力克服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是在治疗问题,而是治疗尝试未果的方法。尽管如此,我们的确会为来访者提供替代性的行为方案,因为一个人如果要停止做某事就必须做些别的事情来替代(试试看停止坐着,但不采取新的行动)。
书中有一个例子,一个24岁的女孩子脸上长痘痘,她总忍不住去抠,不是一般的小抠,是要抠出血,要抠两小时,给别人打着打着电话就要放下电话去抠的那种。皮肤科医生警告她:不能再抠了。她自己也知道不能抠,她每天早上出门要花几个小时去处理她抠烂的脸。所以她的问题就是:不能抠,又忍不住要抠。她为此做的努力:责怪自己抠脸,分散注意力,锻练,被医生告知“不要再抠”了。用的方法其实属于一个模式“你必须停止抠脸”。脱离这个尝试未果的“解决方法”的做法就是“你必须抠脸。”治疗师给的方法就是要求她选择一天专门用来抠脸。就这么简单的一招就好了,虽然现在她还不能做到完全不抠,但已经不是问题了,就像我们一般人长个痘都可能会想去抠一下,摸一下,不会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就用不着治疗了。
看着方法很简单,找出“问题”,识别出“尝试未果”的方法,然后解决这个“尝试未果”。就像上面的案例,问题是“忍不住去抠”,尝试未果的方法是“停止抠”,解决方法是“必须抠”。实际咨询中,只是问出“问题是什么”就挺难,MRI的运行模式是每个来访者只有10次咨询,达到10次就停止,不管成功与否。如果没用到10次,剩下的次数可以存在研究中心,失败的案例,有时10次结束还没问出问题是什么。识别出“尝试未果”的方法就更难了,而最难的是让来访者脱离习惯的方法,愿意去尝试新的方法,(比如我想让娃和娃爹尝试我的办法 ,人家得听才行啊)最让人沮丧的是,嘴上答应,可就是不做,也是无柰啊,比如娃他爹经常这样。
关于抠痤疮停不下来的例子,《不寻常的治疗》里埃瑞克森也有一个类似案例,是个小男孩,头上的痤疮抠了两年,父母担心会产生病变,用了各种方法阻止他去抠,埃瑞克森用的是方法是家庭治疗的方法。因为求助者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这个小男孩,小男孩的治疗需要父母的参与。《困难案例的短程心理治疗》第一章讲的基本假设有一条是“互动是核心”,孩子的问题不是线性的,跟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有很大关系,孩子的治疗很多都需要家庭来参与而不只是孩子。
书里几乎每个案例,来访者取得了一定的改变时,治疗师都要强度说“不要变得太快”认为“缓慢发生的变化更容易持久”。“每当你想要取得进步时,过于乐观总是危险的”“当进展发生得如此迅速时,脚踩刹车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方式。”“来访者正处于一个不可避免的上升过程中,需要努力放慢速度”“进步太慢比进步太快要好。”“不管你完成的是多还是少,你愿意吗?不要超过半小时。”这样的描述特别多,李松蔚老师的咨询里也常常使用这个方法。实际生活中看似容易,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容易贪心,容易着急,总想快点改变,一秒变好就再好不过了。
还有一个强调比较多的点,是要让来访者相信,问题的解决要归攻于来访者而不是治疗师。感觉好温暖。
贪多嚼不烂,今年看书准备每本书找到一两对自己行动有用的点。这本书的两个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维持了问题“,练习识别并脱离“尝试未果”的习惯方法;“不要变得太快”,学习放慢速度,不管对自己还对他人。
今天是小年,读完2023年的第二本书。没想到一写竟然用了2、3个小时,也很久没写过这么长的读书笔记了,其实还想写更多的点,想想还是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