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王朝永乐时期的实际情况来看,朱棣皇帝确实很勤奋,说他是个“工作狂”并不为过。但是拥有“文皇帝”谥号的朱棣真的很有学问、很有素养吗?不见得。有人说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部自己主编的治国“圣经”——《圣学心法》,肚子里没有墨水的人是做不到的。
但是,说句实在话,我并不认同朱棣是个文化人。
用事实说话:永乐四年八月庚子日,镇守辽东的保定侯孟善没有谨遵皇帝的谕旨,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擅自派人出去盗马,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马没有搞到,偷马的汉子被人抹肩头拢二背地捉了去,亏大了。这事被朱棣知道后,怒从心头来,指责孟善的行为“内失可用之人,外失信于夷狄”(《明太祖实录》),这说的还算比较靠谱,但不久,朱棣又降旨训斥说:“朝廷派将领统兵守边,就好比是老百姓家里养狗防贼。假如家里养的狗与盗贼沆瀣一气的话,那么这狗还有用吗?你的行为坏了我朝廷的规矩,姑且暂时饶了你这回,要是日后再不悔改的话,你将吃不了兜着走。”(《明太宗实录》)。这话听着不像是皇帝在指导国务工作,倒有点像跟人闹了矛盾的二流子说的话,言辞粗俗。
朱棣的这番最高指示让人想起了他老爹朱元璋对锦衣卫的一番高论。朱元璋曾经派高见贤、夏煜、杨宪和凌说等“四人以伺察搏击为事”(《明史·夏煜传》),并如此说道:“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国初事迹》)。说白了就是,用农村里经常用的看家护院的“恶犬”来警惕、刺探臣下们的一举一动。朱元璋,不愧是老农民的儿子,从农村里来,到农村里去,对农民生活理论如此熟稔,信手拈来,并贯穿到治国方略中。然而,据说是接受过大明朝皇家顶级家教的朱棣竟然有着“乃父”一样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这实在让人有些一脸懵逼,这不得不让我对朱棣是否真的得到了真正优良的教育产生了怀疑。
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朱棣偶尔发发脾气,说了些任性的气话,不足为据。
那就来看看第二个史料:永乐初年的某一天,根据大臣的推荐,朱棣陛下提拔了乡贡举人王偁做翰林院检讨之职。圣旨刚刚下达,朱棣突然问身边的大臣:“翰林院检讨之下是什么官职?”大臣回答说:“有博士、典籍、侍书、侍诏等。”朱棣又问:“这些官职都已经授予人了吗?”大臣回答说:“都已授了。”朱棣继续问道:“那他们与新授的翰林院检讨王偁相比哪个更贤德?”大臣回答说:“王偁刚刚被授官,我们还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但老早就授予的博士等职的文官都是些学有所成的饱学之士。”听到这里,朱棣“唉”地一声叹口气,然后说道:“古人讲,用人就好比是积聚柴火。国家使用人才,一定要看他是否贤德和是否有贡献,既然王偁的贤德我们还不知,他的贡献还没法看到,而现在却将有贤有德又有贡献的人位居王偁之下,怎么能使士林之士心服?”于是他下令给人力资源部门:翰林自博士以下之官职都要与王偁一起擢升。(《明太宗实录》)
对于翰林院具体某个官员的情况不了解,这还有情可原,但对于近乎于朝廷中枢的秘书班子的翰林院检讨以下的主要官职居然一无所知,这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野史中所记载的:朱棣从小就是一介武夫,“少而悍勇,及长,有落落大志,好游侠,善骑射。”
要知道朱棣登基时大明帝王已经快建国40年了,自称是是老皇帝的“正宗嫡子”,居然对相当于“半个”皇帝的“老秘”系统翰林院无知到了这个地步,着实让人大惑不解。与其说是朱棣不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如说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修养不高的人。
听到我这么说,有人会心生疑窦:既然朱棣文化水平不高,那他怎么治国还一套一套的。
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当皇帝靠的不是颜值,不是才华,也不是气质,只要你会玩权术,再加上心狠手辣且擅长作秀,那么你的皇位一般都能坐的稳稳的,朱棣就是这么一个政治场上的“超级玩家”。由此可以推断,永乐皇帝丑不丑不清楚,但并没有多读书。如果说朱元璋是文盲的话,朱棣就是个半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