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篇纪录片之前,我个人虽然有简单的断舍离,但是对于消费的本质,一直都没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为什么会不停消费?
我们的购买欲是如何被操控的?
在这篇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了大部分商品的报废属性,以及商家是如何利用买家的恐惧来销售产品的。
市场上大部分看似合理的消费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商家的操控。
在加州一个废品回收站,里面有无数崭新的电子产品等待销毁。那里可能有你一年前排队一两个小时想买的iphone,也可能是你乐意花几百上千买的打印机。
为什么商家宁愿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毁,也不愿意便宜卖给买家呢?
视频里给出了解释:
早在1924年,几家全球最大的电气公司,就曾签署过一个机密协议,其中包括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求:缩短灯泡使用寿命,从2500小时,缩短到1000小时。
要是那个厂家生产的灯泡使用寿命长,还要罚款处罚。
电灯泡这只是一个例子,在商品经济中,计划报废是具有普遍性的。被人为地缩短使用寿命的产品数不胜数。例如汽车,手机,洗衣机,大部分产品的使用寿命,都是被人为缩减了的。
并且这种行为还被消费者接受了,是为什么呢?
因为持续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人之所以会多次消费一个产品,除了因为商品的使用寿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潮流产生。
例如苹果手机,2015年你用iphones 6s 已经是潮流的前端,但是2016你还用6s那就是落伍了。
因为最新款iphones7已经出了。
潮流的产生促进了产品更快的更新换代,或者说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的潮流更快地发展,他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寿命的比较长的,但是潮流的周期的很短暂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产品其实明明还可以使用,但是消费者却急着去消费另一种更新的产品。
家具在以往的认知里,大都是一种可以持续使用很久的产品。但是在现代经济的推动下,很多家里的家具也很难像以往那样使用很久。
除了商家刻意去控制产品寿命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以及商家大力的广告推广。
广告上,家具公司也会进行大力的宣传,去暗示或者明示消费者,给消费者制造焦虑,从而吸引消费者消费。
"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和所有好故事一样,其中都有一个不幸的少女,一个坏人和一个英雄,广告中不幸的少女就是消费者,消费者需要一个神奇的办法来打败坏人,坏人就是,我们周围发生的可怕的事情,英雄就是能够给我们提供神奇药片,拯救我们,帮助少女摆脱不幸,赶走恐惧和危险的人。故事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没有这款商品,你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这是采访 的原话,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电视上非常普及的一个广告:太极急支糖浆。
"你为什么追我!
我要急支糖浆!"
其实这个广告是在模仿当时麦当劳的一个经典广告。
麦当劳曾经在全球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广告,大概意境就是一只老虎在猛追一个人,此人狂跑不止,而此人手中拿的正是M的一个汉堡包!此广告曾荣获广告界的一等奖。
虽然说是模仿,但是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至少这个广告很多年不播了,依然还有无数人对这个广告印象深刻。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习惯性的在头发已经半干的时候去上了护发精油和生发水。
有作用么,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护发精油是在刚染过头发发质枯成草的时候入的,生发水是头发大把大把掉的时候入的。说是可以生头发,但是用完了大半瓶,其实我也一点效果没看出来。
说白了,其实商家是在贩卖焦虑。商家广告,网络推广都把这两款产品吹的神乎其神,导致我就直接就觉得就是因为没有这款产品,所以我头发发质才差,所以才掉头发。给我一种"不买这种产品我就会陷入头发烦恼中"的错觉。
其实头发发质差只是因为漂染过,掉头发也是因为洗头发的时候太粗鲁并且习惯性熬夜造成的而已。
但是现代人的共性,就是渴望去保持美丽,保持年轻和健康。而这往往会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这也就导致了因为贩卖这些焦虑而受获巨大的利益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