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融合
图书馆就是强大,因为自己在学心理学,又在头马坚持演讲升级打怪,所以借了这本书,却没想到居然是本非常实用的好书。为此,我也关注了作者孙彦的微博,又一次秒粉了。
《演说心理学》,孙老师从演说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这三个面,结合心理学,阐述了演说成功的奥秘。3个块面,21条规则,隐藏的21个心理学知识,让我们更加明了演说要如何去做,才能直达听众的内心。
吸引力部分,孙老师讲了7条规则。利益规则,关注听众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演说者自己释放自我的需求。有趣规则,让听众感到有趣,快乐积极情绪让人更容易接受知识。熟悉规则,讲发生在听众身边的事情。新鲜规则,注意力总是被特别的东西吸引。故事规则,听众喜欢听故事。互动规则,听众喜欢参与其中。视觉化规则,听众喜欢看图像。
说服力部分,孙老师谈到了一个核心的点:想要说服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试图去说服别人。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被说服,而喜欢自己控制局面,哪怕是自己以为自己在控制。孙老师从成长为权威,让自己变得更专业,言行一致(言传身教),有力的证据,丰富的情感和真诚的态度,这5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演说者更有说服力。
同时他提到了说服的两条途径:中心途径与外围途径。中心途径说服的对象,认知要求更高,更专业;对于普通听众,不了解主题专业知识的时候,用外围途径说服,效果更好。就像广告一样,利用美女美食美景图片,激发幻想、制造欢喜的感觉,又简单易懂,自然就被收服了。
影响力:孙老师系统的讲解了“影响力”的构成,影响力的构建绝对是个系统工程。外在因素,要注意场景上的设置,时间上的选择,这便是天时地利;内在因素,个人既要注重外在的形象,特别是关注好第一印象,注重表达方式的丰富,既要把话说到听众心里去,还要有自己的风格,同时内在需要一个成长的丰富性,来支撑起所有的表现。天时地利人和,影响力自然就光芒四射,怎么挡也挡不住了。
最初抱着提升沟通能力的目的,参加了头马。1年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0篇备稿演讲,十几次角色扮演。很欣慰的看到自己的成长,从一个看大咖演讲会情不自禁流口水的小白,初步成长为拥有自己风格的小虾,学会了表达自己,学会了讲故事,学会了与听众互动,沟通互动能力都有提高。
如何备稿?CC的每级演讲,都会设定一个考核大主题,比如切入重点、表达方式、肢体语言等等。在事先了解10篇演讲稿对应的要求后,我就初步的制定了10篇演讲稿的主题,并初步给自己定了个完成的时间段,比如一年时间。虽然计划不如变化,但有目标和无目标,是决定最终能否完成的关键因素。
演讲主题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看过的书或电影,因为亲身经历,有感受,有体会,稿子自然切合孙老师说的熟悉的规则、言行一致的规则,以及真诚而又丰富的情感规则。在平时带着这样的意识,注重积累主题,同时因为这份意识,又能让自己更好地感受生活,真的是一举两得。
用总分总+3个事例的结构,更方便听众在短短7分钟内获取到有用的信息。而事例最好以故事的形式展现,更生动,也更易让观众接受。初稿完成后,一边练习一边打磨,所有的语言在一次次练习中转成自己熟悉的、听众更容易接受的语言体系,既方便演讲,又方便沟通交流。稿子是需要一遍遍打磨的,演讲大咖们还特别擅长即兴打磨,轮到自己上台时,他能将前一位演讲者的主要话语即兴加到自己的演讲稿中,来突出主题,又新鲜有趣,这种即兴打磨的方式是非常提升人的。
在正式演讲前,尽可能的熟悉演讲稿,真正演讲时遇到紧张忘词,才能自动化地过渡。同时为了避免过度的紧张,平时练习时,可以讲给家人听,讲给朋友听,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增加对稿件的熟悉度,也能化解紧张。同时平时保持良好的运动,也有助于更好的临场发挥。
如何发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的上台了,对于小白来说,脑子真的是单线思维的,就是我要顺利把稿子备好。它是无法去思考太多,我这么做有吸引力么?有影响力么?有说服力么?没有脑容量去思考这些。所以台上要做的就是享受,不管出现什么状况,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就是安然享受每一个时刻。平和的心态更容易让人能良好的发挥。
注意临场发挥的经验积累,比如我这次紧张到忘词了,下次我用转移方位来缓解下我忘词的尴尬,或者直接跳过进入下一段;比如我直视听众会很紧张,那我就看他头顶三寸的地方;比如我声音不够大,下次我要放大一点。每一个发现的问题,都是下一步成长的课题。
如何总结?头马就是这么好,每次演讲结束后,有你的前辈为你作出点评,有听众的反馈,有后期视频可以回顾,只要你够勇敢,你可以将自己的视频,正过来倒过去,放慢32X,去寻找出自己已经拥有的演说能力,和还需要改善的地方。找个小本本,一条条记下来,选取几个切入点,作为下一次备稿的突破,循序渐进,自己的演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备稿锻炼人,角色扮演更锻炼人。三官:时间官、哼哈官、语法官,让我明白开头中间结尾如何分配时间,适宜的时间安排,才让听众更舒服;去掉不必要的话语,让演讲更精炼;好词好句的运用可以为演讲锦上添花。即兴主持和主持人的角色,每一个串词本身就是一篇即兴的演讲,同时,时刻注意台下的听众,搜寻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感受,又是在锻炼自己的共情和临场应变能力。个评,学会换位思考,点评他人的演讲稿,以他人为镜,照自己的问题。总评官,对整场会议做出评价,这个最厉害,最考验个人能力的一个角色。
对于角色扮演,好好珍惜每一次上台的机会,用备稿的要求,用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的要求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跳出舒适圈,寻找突破点,是快速成长的一个点。
天下头马一大家,尽可能多地参加些俱乐部,看看各个俱乐部的氛围,各路大咖的演讲,一定能收获到更多。
下一步的突破点是幽默,让自己的演说更有趣,同时在场上能够更好的放开自我,让内心丰富的情绪自然的流淌,锻炼更丰富的表达方式,以及加强现场控场和临机应变能力。
二、PDCA
5月计划:1、寻找出已经掌握的演说能力;2、找到新的演说突破点,完善自己的演说能力。
三、思维导图
四、临界知识
1、人的自恋的。所以会关注自身的利益,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是重要的。
——演说者自恋,听众也是自恋的。所以听众要的不是演说,是对他们的好处。
2、钓鱼原理:用鱼爱吃的钓鱼,而不是你爱吃的。
3、人类的天性——追求快乐。在诸多情感中,人们最渴望体验的就是快乐。
4、人们认为好笑的笑话能让听众产生一种优越感。人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很聪明,并通过我们的笑声向tarnish宣布:看他多愚蠢,我可不会那样,我是智慧的。
5、熟悉引发喜好,人们喜欢与自己有关系的事物,渴望与权威的亲近(恋母情节)。
6、大脑不关注无聊的事情。
7、权威更能说服他人,服从权威的根源,来自于对父母感情的迁移。
8、广泛传播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信息的效果55%受到肢体语言的影响,38%受到声音的影响,只有7%受到文字的影响。其实这一结论来自20世纪60、7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名誉教授Albert Mehrabian对关于情感方面沟通的研究,如果人们正在讨论自己关于喜好或厌恶的时候,这个结论才成立。
所以,在演说中不能忽视语言文字信息的效果。另一位人类学家RayBirdwhistell倒是提出,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信息的效果在35%以内,剩下的 65%都和非语言信息相关。
五、好词好句
纯粹从化学角度出发,人类获得任何一种愉悦的体验,无论是听一段音乐,与爱人拥抱,或是品尝美味的巧克力,都是多巴胺瞬间大量释放的结果,就像一场焰火,绚丽而短暂。——《时代》杂志。
我们做培训,究竟是为了帮助别人,还是为了获得“高兴、喜悦和成就感”呢?
小心落入这个陷进——利用演说实现自己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在成功的演说后,当然可以体验和享受由此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却要避免把这种体验变成我们追求的目标。
对专业知识、对听众心怀一份感激和敬畏,也许能让我们走得更远些。
情感永远是演说中说服并影响听众的强大力量。
否定,会让对方甚至其他听众都不再愿意与你交流。
请忘记“缺点”这个词,关注你的“特点”。把特点强化、放大,让它成为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