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中国文人大多怀才不遇,仕途艰险往往使人望而却步,然后泯然众人,郁郁而终。然则历朝历代却又不乏超然之人,能跳出五行运行之外,宛若天外来者,为天下苍生,江山社稷留下独属于他的痕迹,以为后世怀念。其中堪称千古楷模的,便是这位东坡居士。最近在品读林语堂先生著的《苏东坡传》,便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的烦闷,借着林先生的文字,穿越到宋朝去一窥这文曲星下凡的传奇人生。
初读时便为轻松悠闲地的笔触触动了,林先生并非学究,而是意图像电影似的,用现代的视角一幕幕为我们展现苏东坡的时代景象,所以读起来便觉得无比轻松,宛如走马观花。不管是对于三峡风光,还是众生百态,还是杭州西湖,还是儒释道/瑜伽/书画,都有别样的新鲜感在挑逗着我,就好像苏轼像万能的神一样,围绕着他的一切都会发光发亮。
对于苏东坡的一生,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童年与青年时的才识养成期——自由奔放,二是入京赶考后官身不自由的沉浮期——老练豁达。我们不仅能看到使苏东坡得以成就的伟大的社会沃土——政治处于上升期,国君英明,贤臣在位,还能看清日后苏东坡得以名扬千古的社会颓势——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在这样的转折期下,苏东坡是怎样为后世确立一个精神上的楷模的。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他的,除了广博的学识,诗词文章书画方面的杰出贡献外,还有他与子由的兄弟情,官员道僧平民的友情,妻妾/子女的亲情,还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更有寻求自由,归于内心的精神追求。这个与我们隔了一千多年的鸿儒,他身上体现出的耀眼的光辉,并没有因为他生命的终结而熄灭,相反,它穿越了时间,为他之后无穷无尽的人燃起了前进的火把。
同时,书中更是尽量引用了原文诗词散文,以求更贴近苏东坡本人,再配以林先生轻松悠闲的笔触,我们便会欣然徜徉于历史的长河里,在偶尔配以几道下酒菜——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苏轼总是不乏这样的传说)——实在是兴趣盎然,我便会有些不知所措,还当真以为自己已经去到了宋朝,担心有些回不来那。尤其是关于王安石派——苏东坡政坛反对者的一系列描述中,我竟会觉得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真的值得现在的我怀念。
林先生为写作本书肯定花费了不少心力,费心为我们铺设当时环境的细节,努力为现代读者搭建思考的桥梁,并能结合个人经验评述,同时还能考证某些悬疑,实在令人钦佩。然而就某些内容而言,我仍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其中对于政治的判断似乎过于主观,而对于儒家传统,道教/佛教的评价过于片面,虽然意指为苏东坡主题,可这些内容正好是苏东坡得以诞生的大环境,所以觉得有失偏颇。
总之,虽然我们能够从这本书里体会到苏东坡其人的掠影,然而这终究只是一刹那。从这里我们当然能够体会到读书人在社会中不平时需要保持的态度,也同样应该为生命而燃烧,放射自己的能量。当这颗流星飞去,而下颗流星飞来时,我们仍然需要这样做,生命应该这样被延续,才不会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