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了东胜区信息技术基本功大赛的教研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评委之一,发现90后00后已经粉墨登场,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大有“后浪推前浪,一浪拍在上摊上”之势。
有幸参加这次教研活动,发现这次的基本功整体水平非常高,教学设计新颖,故事完整;课堂灵活,方法多样。
而这源于近几年随着市区两级电教部门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通过网络教研,开放基本功、能手赛等方式,让更多的信息技术老师参与到这样的教研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次以“评委”的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聆听大家精彩的课堂收货颇多。希望自己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大家同节奏共进步。
关于这次比赛,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探讨学习。
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偏应用、实践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尤为重要。在第一天的讲课中,部分老师占用课堂时间太多,把屏幕死死的控制在自己手里。我们在下面感慨,十二小的学生纪律真好,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学生早就炸锅了。另外这种填鸭式教育也不符合现行教育理念。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放开电脑让学生先行尝试,在试错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知识内容,突破重难点。课堂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比如“选中”这个环节,如果只是讲给学生如何选中,学生照猫画虎可以学会“选中”这项技能,但是缺少“选中”的意识。在复制的环节,复制的操作都是对的,但是由于没有选中这一基础操作而被卡在那里。如果我们先让学生自己尝试,遇到问题后再来讲解,学生就会意识到选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体现在整个课堂过程当中,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情感价值观
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摸索自己的实践完成了任务的时候,自我满足感所带来的快乐是任何事情无法相比的,这样既培养了兴趣,也为今后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了源源的动力。
当然,自主学习要与放羊似的课堂区别开来。一个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应该包含学习目标,小目标,解答问题,最后总结梳理。
计算机思维的培养
在复制与移动这一课,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复制,为什么不直接手输?当然是为提高效率。效率就是计算机思维的重要体现。计算机最为擅长的工作就是计算与复制,逻辑思维较强的工作。如果整节课把重难点放到效率上,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操作方式的效率是不一样的,体验计算机的独特性,让学生意识到像这类重复性较强的工作找计算机来做是最高效的。
以上就是这次基本功教研活动的一些感受,希望在今后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中,和大家同节奏,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