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元
No. 15/第七章/1
第七章 张格尔第三次入卡作乱,裂土称王; 壮直公七十日战守孤城,杀身成仁(之一 )
原书图片
道光六年六月十四日,张格尔率领一彪人马于呼尔特哈过河,沿阿克密依特至托云一线,朝着东北方向的大清疆界,直扑喀什噶尔而来。
张格尔此番入卡,意在煽动白山派教徒的宗教狂热与民族情绪,进而掀起大规模暴乱,以便趁乱恢复自家的“和卓政权”。他的鼓噪确实也蒙骗了当地白山派信徒。消息一经传开,白帽回众纷纷前来参拜张格尔,追随他犯上作乱。
当作恶者披着宗教的外衣,粉墨登场,将血污化为油彩之后,那些曾有的呻吟与抽泣便化作宗教狂热。白帽回众如痴如醉般追念昔日大小和卓的统治,他们忘记了和卓家族的残暴与贪婪,忘记了大清朝的军队曾经解救他们于倒悬,帮他们挣脱准噶尔人的野蛮压榨,忘记了大清皇帝给予他们轻徭薄赋的恩典,忘记了朝廷“因俗而治”对他们生活习性和宗教信仰的尊重,等等。此时,他们除了张格尔,谁都不认!他们相信张格尔一身肩负白山派之命运,发誓效忠,即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也要追随张格尔一条道走到黑。
于是乎,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喀什噶尔全行变乱,沙尘暴来了!
当下,张格尔利用当时回民群众对于清廷统治的不满情绪,疯狂地煽动白山派教徒的宗教狂热与民族仇视,借机掀起大规模叛乱。他不断招兵买马,旬日间扩充上万之众,拉起一支声势可观的队伍。张格尔自恃“兵多将广”,亲率叛军主力前来围攻喀什噶尔。
原书图片
坐镇喀什噶尔的参赞大臣庆祥命令清军将领乌凌阿带两营清军前出至浑河南岸列阵迎敌,又命令另一位清军将领穆克登布带一营清军在七里河列阵迎敌。
敌我两军在城外展开野战。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清军越打越少,而叛军反倒是越打越多。宗教狂热的魔力太过强大!此时的叛军犹如脱缰的骡子下坡的驴,收不住、拦不下。最后,清军在喀什噶尔城外的防线全被摧毁,乌凌阿鬓角中枪,穆克登布腰间中枪,二将相继阵亡,三营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小股清军残部约八百人,突围而去。
庆祥率领清军残部退守喀什噶尔满城,急令拆毁吊桥,抢先关闭城门,并召集城中来自江浙、湘蜀、陕甘各省的商民一同守城。叛军旋即兵临城下,将喀什噶尔满城团团围住。
据推算,当时守城军民总共不会超过一万人,其中清军兵力最多也就一千五百人上下,而叛军人数则有数万之众。
庆祥亲眼目睹“白帽回子不止数万,蜂起造逆”的惨烈场景,他意识到“官兵困乏,且寡不敌众,势难抵御”,除了伊犁等地援兵能及时赶来接应外,其他一切努力“终恐缓不济急”。于是,他在上奏道光帝的奏折中写道:喀什噶尔孤悬,外援不继,城中粮饷无多,而柴水取给于外,且土城单薄,人数寥寥,若被围困,则断难瓦全。臣俟稍察事机,如战守万不能支,当亲率余兵背城借一,或得夺通台路,尚可退保英吉沙尔、叶尔羌,再作定夺。否则,成败利钝非臣所逆睹矣!
庆祥的这份奏折言辞悲壮,已有决一死战之心。
奏折写好后,庆祥派专人缒城潜出,避开已被叛军切断的台路(官方驿道),绕道巴尔昌卡伦之外,先设法从间道投到乌什,然后再由乌什递往京师。但此时的庆祥已不能肯定这份奏折是否还能最终送达皇上手中。
与此同时,远在北疆的伊犁将军长龄也感到南疆形势不妙,他在上奏道光帝的奏折中禀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自六月二十日、二十二日起,叶尔羌、和阗自六月二十六日起……文报不通。”
自当年六月中下旬起,大清朝对南疆西四城周边地区已基本失去控制。
二十五日,困守孤城的庆祥发出最后一份告急文书:“喀什噶尔回子全行变乱。现贼势猖獗,道路不通,万分紧急!”
喀什噶尔是座双子城,一座是回城,另一座是满城(又称“汉城”),两城间隔仅一千米。喀什噶尔回城首先被攻陷,而西四城中的另外三座城池——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也相继失守,庆祥即使突出重围,亦无路可走,此时的他只剩下“死守待援”这一步残棋。
(本文属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道光平叛》实体书可登录当当网定购)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书已出版。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交流请发简信。
更多章节,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历史小说《道光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