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唐朝与其邻国吐蕃之间发生了一场会盟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唐朝刚经历安史之乱,过程中,北方夷狄回纥部落多次派遣大军帮助唐中央平叛。回纥部落最早在贞观年间就臣属于唐,一直与唐保持着和亲关系。回纥汗位的传承斗争较为激烈,往往亲唐的可汗上台就会与唐关系不错,反之,则在边境地区会爆发小规模的冲突。西边还有个强大的吐蕃国,它曾与唐朝有过结盟关系,但在唐安史之乱期间,吐蕃乘机向边境大举调兵,并侵占了西部不少州郡。
这一年,吐蕃数万大军从西部入侵,占领了不少地区,在其中的盐州和夏州各留了一千多人驻守后,主力部队就撤回国内了,并派遣使者向唐王朝求和,要求两国在边境地区重新会盟,并会退还所侵占的土地。表面是在示弱,其真实原因是在当年冬季,他们死了大量的牛羊,粮食运输供给不上,又听说唐朝已派的三路援军已在途中。
吐蕃的使者到来后,唐朝这边分成了两大派---主站派和主和派。主战派的理由是分析吐蕃长期一来的行为,称其豺狼之心,贪婪成性,不会无故会盟休兵,一定是国内遇到困境。主和派认为国家常年战事,若能会盟,两国休兵,能修养生息,恢复国力,还有个原因是唐德宗这时想对北方的回纥部落用兵,原因是为一位已故大臣报仇。因为皇帝意见的加入,最终决定派遣使者和部分军队去参加会盟。
会盟地点选在原州的土梨树,中间搭建一个临时的坛场,双方各有甲士3000名在会场外围东西两侧排列,另有400人不携带武器的将士与会盟官一起进入会场。吐蕃方在附近事先埋伏了一支3万人左右的骑兵准备伏击全部的会盟人员。
唐朝这方,在离会盟地点30里处部署有约2万军队,没有抵近部署是为了显示诚意。同时营地的壕沟,防护栅栏都仅是象征性设置,要求比平时低很多。其中有一位将军骆元光却没有听从主帅将令,将壕沟挖得很深,栅栏扎得很牢固,并在营地西边设下伏兵,以防止会盟过程中出现的不测事件。
会盟过程的剧情并不复杂,双方全部就位后,吐蕃就擂响战鼓,数万骑兵冲入会场,对唐朝的士兵大肆屠杀。步兵对骑兵,结果可想而知,三千士兵即刻被击溃,死伤大半,另有一千多人向东逃去。参加会盟的唐朝主帅在混战中夺得一匹战马,拼命向己方军营逃窜。后面的敌军紧追不舍,快到骆将军营地时,只见骑兵步兵早已在军营外整齐列阵。对方见早有准备,估计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悄然退去。
纵观整个唐王朝,会盟的故事并不多,因为实力相差悬殊,多数时候是碾压周边小国,所以会盟过程中他们只有规规矩矩服从的份,像这次这样的失败,并且主帅差点被抓的会盟,还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