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学校公布的成绩汇总以及自己在级里的排名时,心里颤抖了几秒。原本一直都强制给自己安插乐观心态的自己那一刹间心情又低落到了谷底。
原以为自己在经历那么多年的考试后,早已形成锋硬的盔甲对成绩的杀伤力可以抵挡得很好,可以做到不闻不问不会在乎。可是,自从上了大学总是考得不理想的状态时,当年那个过于在乎成绩好坏的女孩又回来了。
刚上大学时,曾经豪言壮志的告诉自己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拿个奖学金让家里人长长脸。只是如今一入大学深似海,那个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的女孩突然不再是“别人家的孩子”。于是,落差与失落随着成绩的波动越来越扰乱心头。
高中时的自己,被班里人称为学霸。因为那时的自己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佼佼者。有时一看到成绩汇总排名,班里某些同学也会笑笑着对我说,“又是你第一,厉害呐”。
“又是我第一。”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倒是在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并不聪明,甚至有时思路转得很慢。只是,他们只看到我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我在这上面花了多少的心思。
我并没有那么优秀,只是一直在很努力。当别人还在睡着懒觉时,我早早就调了闹钟起床到课室学习,即便是周末也依旧如此;当别人还在宿色煲剧聊天时,我的手机一直都是处于关机状态安静地摆在箱子下面;当别人月假回家放松时,我高三那年曾两三个月未踏入家门一步。
我并不是为了证明曾经的自己有多努力,我只是想表达曾经那个看似很优秀女生身上的“光鲜亮丽”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我理科差,理性思维不足,所以在文理分科时果断选择了文科。在高一分科前的那一学期,我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课堂内容也听不懂。于是,那学期的我是我读书以来最昏暗最无助的时光,没有靠前的排名,没有靓丽的成绩。不出我所料,学不进去的我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倒数的那十几二十名。
后来,选择文科后的我开始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于是成绩越越来越进步。当初那个在班里排名倒数的女生到高考时的全班第一名,一直以来,我都在告诉自己不要再成为那种渺小到卑微的女孩。
那个曾经不优秀的我一直在警醒着自己,“如果你不努力,你会卑微到尘埃里头。”所以,高中三年我不曾懈怠,无论是作业,练习甚至是老师发的套题,即使是在放假,我依旧会先做完题再去放松。
所以,当别人的套题依旧空白一片时,我的试卷早已填写满满。深知自己并不聪慧,所以才会一直卖力的奔跑,深怕有一天自己会再次掉入无底洞再也爬不起。
我不否认自己很在乎成绩,哪怕我自己身上所谓的“优秀”还不足为奇。可是,高二高三那两年确实是自己对成绩看得最开的阶段,而现在的我似乎回到了高一时的状态,悲观,过于看重很在乎,以及迷茫。
平凡的我一直以来只有成绩才让自己觉得有“耀眼”的模样,因为这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底气。我或许都是太高估自己了,所以上大学后的我才会对这些如此惶恐,无助,迷茫。
即使自己并不如以前一般努力,但自己也一直在督促着自己一定要多付出点精力。只是啊,这一年来的我并没有想象中的变得优秀,成绩也并不如意。我也总是会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一次一次的失意,到底是无法适应,还是智商的堪忧。
拿奖学金一直都是自己的目标,可现在的我居然不再敢“奢望”。用奢望一词来调侃自己那些不堪入目的成绩是否有点可悲。
如果付出的心思与努力一直付诸东流,确实很让人逃不出悲观的魔爪。因为你在努力了,却迟迟看不到效果。总比不上那些平时煲剧聊卦,期末依旧排名靠前的人,你会失望,甚至会觉得不公平。
哪怕一丁点的希望,一丁点的进步都会让自己欣喜许久,也能让自己不再沉沦。
大学,看似一个很美好的地方,却是在不知不觉地把一个人划分层次,无声无息的让努力的人更努力,荒废的人更沉沦。
大学,优秀与平庸的人儿参差不齐,甘为平庸的依旧还是那些找不准定位的,追逐优秀的依旧还在默默的努力,而我不希望自己也成为那批沉入平庸,埋入平凡海底的人儿。
比你优秀的人都那么努力,那么,不那么优秀的你凭什么让自己一直沉沦。越努力,越幸运。即使你的努力并不显著,但请你一定要乐观,一定要坚持。
羅菇凉,希望你能懂得即便不再如以前那般的羡煞,也不要如今日般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