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这是关于【拆书帮】创始人赵老师关于【如何将知识内化成能力】讲座的笔记分享,除了总结了对我而言有用的重点,更多的阐述了我是如何边听分享,边进行思考实践的。
适宜人群:希望通过阅读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人(这里的阅读更多的指工具类书籍)。
一、学习能力是元能力,如何提升这个元能力?
概念引出——使用便签读书法阅读工具书,提取知识并应用: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以后我该怎么应用
我的应用:现学现用,我尝试用便签学习法的方法来解读【便签学习法】本身。
I点不再重复
A1:这个便签学习法类似于麦肯锡咨询公司所说的“空雨伞”思考方法,空=事实,即现在的情况,雨=原因,即对此情况的解释,伞=根据此解释而采取的行动。与便签学习法的区别在于,I的前提是你已经判断出来它是知识了,所做的只是如何应用它。而麦肯锡公司的方法,需要对最基本的元素进行处理,分析它的情况,再来进行应用。
A2:便签学习法需要我先判断知识正确与否,再联系实际进行吸收,麦肯锡方法更适合于现实中遇到问题后用该模式来思考,再来进一步解决问题。
联想到这里,我正疑惑,那如何确定我所接触到的东西就是正确的知识的呢?赵帮主马上说到了第二个问题——
二、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培养?
概念引出:什么叫做分析和整理信息?
分析信息:追问前因后果
整理信息:清晰试用边界
再进一步的定义,前因后果和试用边界分别是什么?这一点特别重要且特别适用,并且是我认为可以记下来,遇到问题直接对照用起来的:
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出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思考,基本可以帮助你界定你所接受到的信息能不能成为知识。
三、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除了从书本中学习,从日常经验中学习也是很重要的点
如何做?将便签法调整下顺序:
第一步: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也就是把问题写下来)
第二步: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对问题进行反思,追问前因后果,追问五个为什么,一直追问道价值观等核心问题)
第三步:A2——以后我该怎么应用
我的应用:
A:通过写反思日记来从日常经验中学习
这一点是从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书中习得的。书中提到,可以通过写对标日记的办法来反思提升自己(也就是每天提前设立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成甲老师是通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进行对标的。
我通过反思自身情况,了解到我们自我教化的速度实在太慢了,道理的得知速度远远比不过遗忘的速度,很多道理我2年前就摔过跟头吃过亏,也记下了。但2年后可能还是在为这个道理而发愁。
也因此目前的反思日记,是每天就盯着目前而言最想要达到的3个标准,来看自己有没有达成该目标。譬如我目前最需解决的是:遇到问题积极解决、加强效率、做事时专注于目的这3点,那每天的对标日记,我就仅仅盯着这3点去反思,刻意练习,直到我觉得这个道理已经内化在我的行动中的。当然如果从生活中吸取了新的教训,也会记下来,放在下一阶段待解决的问题里。
B:反思日记怎么写
目前我的反思日记运用的模板:
这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做到?是什么情况下没做到或做到了?
为什么——没做到/做到 是基于你的什么前提假设?当时心情如何?
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没做到,那么改进办法是什么?
目前仅了一个月,效果如何不好说,但确实能进一步深化想执行的道理。
四、说了这么多,如何搭建知识体系呢?
①给碎片化的知识加上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②对每个知识点规划A1及A2
将这两点结合起来使用,即可形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链接。相对于前3点可以直接用,这个方法论,是需要从这个方向出发,去一步步尝试才能真正构建得起来的,需要更多理解。
人应该要构建的三大能力:成长思维(相信自己是可以成长的,这点在很多心理学书籍里也提到过),批判思维(对别人所说的持怀疑态度,懂得质疑和思考),系统思维(知识不是零散的点,而是能形成系统和框架的)。
通过这次分享会延伸出来的批判思维的应用:
分享会中赵帮主提到“系统化的信息一定比碎片化的信息更有价值吗?“这一点时,为了说明不一定这个观点,例举了诸如圣经、道德经、孔子、思想录等书籍来证明:有时候碎片化的信息比系统化的信息更有价值,刚才提到的这些传世经典不都是碎片化知识么?
这个观点我同意,但也在警惕,这些例子可能会把人带去另一个极端方向:即全面的认同碎片化信息是很有价值的。
这些例子,所讲的内容大多是人生哲学及道理类书籍,在这方面,道理本身就是一个一个的,关键在如何去用,故可以这么讲。但在一些专业知识或逻辑能力的培养方面,系统化的阅读就是更有价值的。譬如看完一本完整的营销书籍肯定比看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更有收获,因为它能帮助你搭建具体框架,建立思考模式。
结论:在交流时,要考虑对方说话的情境及前提,弄清楚基本概念,这样才能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