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不缺爱,我们缺少的是“感受爱”和“表达爱”的能力!
“冷血”动物
生活中,我们会见到特别冷漠的人,无论身边人怎样付出,他表现得似乎都特别冷血,一点都不近人情,置人与千里之外,好像永远捂不热他的心,他总觉得别人对不起他,别人都辜负了他,别人都在欺负他,他受到了世界一切不公平地对待。
其根本原因是他缺乏“感受爱”的能力,他无法正确解读别人爱的行为,也无法产生被爱的体验。因他不具备“爱的能力”,将他与“爱”隔离,与外界友好的世界隔离,陷入或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的境地而不自知。
“爱”和“恐惧”的驱动
我们的生活是被“爱”和“恐惧”操纵的,两者必居其一,要么生活在“爱”的感觉中,要么被“恐惧”的感觉包围着。其他感觉都是这两种感觉的衍生,爱可以表现为喜悦、兴奋、幸福、满足……的积极的情绪。恐惧可以通过愤怒、焦虑、沮丧、抑郁……的感受表达。
“爱”和“恐惧”就好比电脑运行中的底层程序,所有应用软件都是在底层程序基础上运行的,底层程序要通过应用软件去做具体地表达。
当选择以“爱”行事,体会到的就是正向积极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兴趣而被吸引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被爱的感觉,他的内心就是愉悦的、满足的、积极向上的!
当被“恐惧”控制时,体会到的就是负面被动的感觉。比如,当孩子为了迎合父母而去做违反自己本心的事时,她体会到更多的是压力、担忧、内疚、羞耻。为了保护自己,远离这种感受,孩子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消极。
两种激素操纵着“爱”和“恐惧”
被恐惧控制时,我们体内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这是一种原始而本能的反应,是我们老祖宗在远古狩猎时期就具有并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本能习性。
它所产生的行为反应就是战斗、逃跑和僵住。战斗的表现就是生气、发怒、吵架,试图通过肢体或者言语无对方一争高下;逃跑就是躲避,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避而不谈;僵住就是定住不动,是应急状态下得不知所措,失去了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点像黑夜中突然被远光灯照到而受了惊吓的小动物。
当感受到被爱,心里暖流涌现时,我们体内分泌的神经递质是催产素。催产素是一种联系情感的激素,或叫做爱的激素。之所以会产生爱的情绪体验,是因为催产素可以抵消体内产生的皮质醇。
皮质醇是肾上腺素分泌的,是一种压力荷尔蒙,是我们身体为长期作战而引入的援军。在压力状态下,皮质醇会迅速上升,随后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皮质醇水平会因过度分泌而不断累积,从而引起各种疾病,诸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催产素则会通过抵消压力激素,使人愿意参与到社交和情绪行为中,与孩子、朋友、家人甚至宠物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结。这种联结会使我们产生喜悦、接纳、快乐、充盈、被保护、开放、安全、平静、专注而放松的体验。
获得“感受爱”的能力
要会“感受爱”,就要获得更多的催产素
催产素的分泌都发生在当下面对面的时刻。你与另一个人真诚沟通的时刻。专注的目光、肯定的眼神、积极倾听的姿态,这些非语言的线索让我们感受到对方对我们理解与尊重,重视我们的存在,产生被爱的情感体验。虚拟的交往只能带来兴奋和尖叫,而非爱。
所以,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需要专注地陪伴,放下手机,注视对方,全身心地享受此时此刻,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你表达的爱才能得以有效传达。
如果自己不能感受到爱,就很难给予他人爱。一个缺爱的人,不懂得怎么去爱别人。要么过分用力,试图通过给予别人更多的爱来换得别人填补自己内心不被爱的空洞,通常换来的是无尽的伤害。要么过分冷漠,紧紧包裹住自己,因为惧怕而不想面对。
如果一个人无法和自己建立情感联结,也就无法无他人建立情感联结。自己没有的东西,永远给不了别人,爱也一样。
感受被爱与年龄无关。不管多大年龄,都会因为被爱而激活体内的催产素,年龄永远不会成为羁绊我们寻爱的脚步。那些激发我们爱与被爱的美好记忆以及那些能让我们感受被爱的人是我们获得爱和被爱的能力的催产素。
三点启示
关于养育孩子。要让孩子体会到“被爱”,父母首先要学会“自爱”。内心充盈,具备爱的能力的父母才会正确地表达爱,所表达的爱也才能被孩子接收到。能被孩子感受到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爱从来就不是一厢情愿地表达,而是良好亲子联结基础上爱的自然流动。
关于夫妻关系。婚姻稳固的基础是有效的情感联结,试图通过控制对方来满足自己,会将自己拖入“不被爱”的万丈深渊。爱是一种能力,是彼此的相互尊重;被爱也是一种能力,是恰当地表达自己。爱与被爱,从来就不是强行掠夺,而是一种心甘情愿地自然给予。
关于抑郁和焦虑。抑郁的世界里,思想成了对抗自己的武器,会将自己置于一个“自己不够好,不值得爱”的怪圈里。被孤单、疲惫、无望所侵袭,情感和身体上都不堪重负。 很多患者会求救于药物,但药物会让情绪变得迟钝,淡化与他人和社会的情感联结,干扰亲密关系地建立。冥想、身体锻炼及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可能比药物更有效。
感受到“被爱”的幸福感是来自与他人愉快的交往,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非一味追求多么丰裕的物质和多么高的社会地位,它们仅是“爱”的附属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