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这么不小心,饭菜都撒到桌子上了!”、“和你说了多少遍了,回家要先洗手,怎么就记不住呢!”、“作业做完了吗?没做完怎么坐着看电视呀,还不赶紧做去!”……
类似的唠叨我们小时候想必都听过,心里排斥过,而如今还可能自己变成了当初所反感的“唠叨”的人。
“唠叨”一词看起来就面目狰狞,事实确实也危害多多。
追究起来,其出发点似乎是无可指责的,尤其站在大人的角度,譬如希望孩子养成好习惯,提醒孩子注意各种事项……
唠叨中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有恨铁不成钢的急切,有满心的关怀无处安放。
但“唠叨”不仅“劳”己心力,白费口舌、劳而无功;更是无形的“刀”,有损亲子关系。
网上有个调查,说父母的唠叨和粗暴、不尊重隐私一样被评为青少年最不喜欢的爸爸妈妈的行为。
2
一次晚饭后带K在小区玩滑梯。她玩她的,我在旁边自得其乐。过了一会,来了一个七八岁样子的小男孩,没多久,俩人便熟络起来,边讨论着某种游戏角色,便兴奋的从旋转滑梯滑了下去。
这时,男孩的奶奶一脸凛然的走到跟前,“不能在滑梯上这样玩!万一你不小心头栽到地上,你知道会怎么样吗?后果很严重你知道吗?”
一旁的我听的都不淡定了。且不说这么大的孩子了,就说滑梯下面铺的大片软软的橡胶材质的东西,哪就“一头栽下来”“很严重”了?
俩孩子被吼的安静了一下,不久又疯玩起来,这位奶奶快步上前又义正言辞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心里默默的心疼那个小男孩。
奶奶本来是绕着滑梯散步,后来干脆就站在旋转滑梯口,仿佛守护着易碎的珍宝,一个走神就会追悔莫及似的。
终于,她自己也“不堪重负”,勒令孩子停止玩耍,回家!
孩子怏怏不乐的走了,K说怎么哥哥不玩了?我说可能他回家还要别的事吧。想起那位奶奶的话,我提醒K,“准备滑的时候,一定要先坐稳,抓好,好吗?”“OK!”K愉快的滑了下去。
3
心理学家说,要期望、鼓励,不要担心,担心即“诅咒”。这位奶奶式的“唠叨”不仅让孩子畏手畏脚,也让自己饱受担忧之苦。为什么不能告知孩子必要的安全要点,由他尽情玩耍呢?
唠叨是不信任。诗读百变其义自见,话说百变,只会让听者崩溃了。给孩子适当的提醒和建议是必要的,但不断重复,即便是出于爱心,这份关切也被稀释了,不仅毫无“营养”可言,还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孩子的直观感受不是温暖和感动,而是父母的各种担心、不信任,这会给ta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唠叨是负面情绪的传递。有的唠叨是父母的焦虑和压力的延伸和转移,尤其带有指责和埋怨的唠叨,借机宣泄自己对生活的不满等,特别让人反感。比如一个对教育焦虑的父母,面对不爱学习的孩子往往唠叨个不停,本应成为避风港的家,在孩子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默默的忍受,等到了青春期,难免加剧亲子冲突。
唠叨会扼杀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父母事无巨细的提醒,甚至操办,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反正有人会提醒,会帮忙,乐得清闲,便不会用心学做事。长此以往,很难培养出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说到底,爱唠叨是父母情绪控制和教育智慧不足的体现,看起来不像打骂那么粗暴、极端,“隐形”的危害却不容小觑。一旦孩子感到无处逃避,他们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如此油盐不进,家庭教育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如此具有伤害力又隐蔽的手段使用起来却非常简单、便捷,一张嘴(“口”)就够了,你有我有大家有。所以唠叨的父母常见,不唠叨的父母罕有。
4
自诩不爱唠叨的我也有过唠叨的时期。
四岁的K有段时间脾气很大,一个不如意就进入“疯狂模式”。好言相劝,没用,厉声批评、说教,情绪却更激烈了,伸出手堵住我的嘴巴!继而展开身体对抗,不准抱,不准拍后背,只允许我保持一个特定的姿势让她把头埋在我怀里不出。
闹了两三次,我算有了经验,告诉自己不动气,只顺从的让她靠着,情绪平缓了再谈心。折腾了几次,后来再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形。回头想,或许那段时间她的安全感最低,各种哭闹任性就是为了试探我的爱吧,越是这时候,“唠叨”有害,而沉默是金。还好我顺利通过“考验”,于是风平浪静。
教育孩子说简单简单,说复杂也复杂。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因人而异;它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引导胜于“唠叨”应是共识。
在我和K的互动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只对自己能够、愿意兑现的事进行承诺,并遵守诺言;二是以身作则,通过自身来影响和带动;三就是用“约定”来代替“唠叨”。
有时吃饭了,动画片还没玩,奶奶便一秒一催,各种“引诱”加“威胁”,比如“奶奶以后不做给你吃了!”等,但她基本纹丝不动,完了一集再一集。
我通常会制止奶奶的催促,让她一集结束再吃饭。顺便抛出“选项”:“如果看完这一集正常吃饭,饭后就再奖励一集;如果现在不正常吃饭,看完这一集就必须关机了。”小家伙一听,多会选择第一个方案,而我饭后也必须兑现诺言。
“唠叨”的少而给予自由和“选择”比较多,当正儿八经给予提醒或告诫时,她便很当回事。
在玩的问题上,除了危险、有毒、有害的,一般都会鼓励她去玩,去探索尝试,不怕脏和乱,也因此当我说任何东西你想玩都可以,不会批评,但电源、煤气、菜刀等除外时,她便记在心里,没有因此发过火。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招屡试不爽。也有不灵的时候,便是她把精髓学了去,不等我把方案说出来,先给我出选择题:A买玩具,B玩游乐场……怎么着都是她得逞!
5
印象深的还有一次。
老公出差不在家,奶奶从外地过来,早晨5点到站,我必须四点多就出发去接站。左思右想,趁她熟睡溜掉也不妥,前一晚便告诉她有这么个情况,让选择跟我接站,或独自在家睡觉。
对四岁半的她,这绝对是个大难题。从出生起,从来没有一个人单独在家呆过,而且还是后半夜。她想了想说跟我去接站,我说好的,那么要早起,不能闹哦。
次日,收拾好了叫醒她,困的一塌糊涂起不来,说要留在家。一时我倒懵了,左右放心不下,见她坚定,只得惴惴的离开了。回来路上各种忐忑,到了楼下还竖起耳朵听有没有她的哭声。待推门进去,小人儿在安静的睡着,呼声均匀……
弯下腰轻轻吻她的脸颊,------给予信任,培养其自主选择的能力,她会比我们想象的做的更好。
管理学上讲“制度的力量”,强调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引导人们的自觉行为。有名的例子比如“合格率的检查制度”、“粥的分配”等(感兴趣的可以问度娘)。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们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把想培养的习惯、品质等借助某种载体比如“约定”引导孩子的自觉行为,培养其自主能力,来实现“管”是为了“不管”。家长省力,他们开心,何乐而不为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