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霍建华、彭于晏、梁家辉等人主演的《明月几时有》火了。
让它火的不是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更不是出演者的超高颜值,而在于它对主题的特别诠释——它以最真实的战争细节,透过平凡的市井一角,向世人还原那个抗战时代的香港。
电影并没有在炮火和抗争上着太多的笔墨,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明月”上。这明月是山水星辰是鸟语虫鸣,是再见时家人相聚、恋人相拥,是最平凡的生活。而至于“几时有”,是因为不得不去守护平凡的生活。
我们看过太多家国情怀、大义凛然的抗日战争片,然而在《明月几时有》里面,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谍战、排山倒海的血战,没有为国为民的呐喊(至少电影里没有体现),有的只是平凡市民发自内心的抗争。刘黑仔、方兰们没有口号,只是坚定地去做,他们最切实的目的,是为了家园(香港)的存亡。周公子饰演的方兰,原本是一名教师,后来负责情报传递工作,但陡然间的工作切换是有难度的,以至于方兰在第一次执行任务时错漏百出,最后靠运气误打误撞过关。
正是这些真实的细节,反而让观者印象深刻。美国《综艺》杂志称“周迅在《明月几时有》中贡献了最自然的表演”;网友也表示“周迅从天真烂漫的文艺少女演到端庄大气的游击队骨干,演技传神,不愧是大银幕的主角担当”。对于这些夸奖,周公子毫不客气照单全收:“说得都对,他们都看到了。”
回顾周公子出演的历史题材电影,几乎都是这样的深刻而真实。《风声》和《听风者》,周迅的演技让顾晓梦和张学宁带上了沧桑感,大度与洒脱中透露出责任赋予的使命感,但同时内心又相当纠结——她一直生活在假扮、伪装之中,与任何人保持着距离,同时又不乏心中的等待与期盼。无论是灵气的顾晓梦,还是洒脱的张学宁,她的骄傲,她的性感,早已成为观众心目中另一个女神。
周迅的演技得到认可,是在《荆轲刺秦王》中,那惊鸿一瞥的决绝极为犀利。上世纪末,很多观众在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中惊异的发现一个盲女形象。那是周迅饰演的角色,全家人都被张丰毅饰演的荆轲杀死,她不想苟且偷生,恳求荆轲杀死她,然而她又抱着必死的杀意刺向荆轲。虽然只有短短一场戏,周迅的表演却绝对不打酱油。那双清澈洞明的眼睛,即便不那么敏感的观众,也可轻易从中窥见到小女孩内心不容置疑的复仇决心。
其他人演戏,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周迅演戏,是“在自己的灵魂里,说别人的故事”。
在2008年曹保平导演的电影《李米的猜想》中,周公子在其中演一个出租车司机。男友消失了4年,杳无音讯,信却一封封地寄来。不解和思念让她魂不守舍。头发乱得像个疯子,妆也花了。化妆师想来给她补补妆,她一下子就给人家打翻。导演曹保平说,她真把自己当李米了,无所谓,不要这个脸,别把我从情绪里带出来。连在片场跟导演一起看回放,衣服也还乱糟糟,从表情上看还是“李米”。
经得起多少磨炼,就担得起多少赞美。
演完《如果·爱》,陈可辛这样评价周迅:“她是所有导演的梦想。”
演完《听风者》,原著作家麦家说:“我觉得周迅是一个天才演员,我觉得她在《听风者》里的表演超过以往。演技与气场更加慑人。”
演完《明月几时有》,美国《综艺》杂志称“周迅在《明月几时有》中贡献了最自然的表演”。
导演陈国富更是认为周迅适合所有角色:“周迅的演技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她是天才。”
周迅曾在《恋爱中的宝贝》中有这样一段独白:
我心里一直有一条路,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到什么地方,但是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在路上你会碰到蛇,还有猫。你会害怕,真的会很害怕。但是在路上也有阳光,最灿烂的那种,你会停下来,让它照亮自己,然后把它带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
大概就是这种坚定,才有了今天这个惊才绝艳的周公子。
1. 左手是孩子,右手是梦想
2. 听说女人和倒三角更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