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去出差的路途中看完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秦谜》是李开元老师所著。这本书无论是从对历史切入的角度上还是从台湾版的视觉呈现方面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看书的整体感觉就像是在看侦探小说一般,从嫌疑人身份信息、及其有限的史料线索以及科学合理的侦探式推理方法竟然解开了在两千年前,那些真实的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却又经过后人演绎,越发让事实扑朔迷离,难以辨别真伪的历史,以至于让我们从小就在误导中对历史的兴趣研究越走越偏。
始皇帝应该是中国历史中充满传奇性的伟大人物,同时与他相关的谜团也有很多。除去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外,还有就是有限的史料经过后人的演绎,让事实失真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在这本书中,详细的为我们破解了四大谜案:身世之谜、弟弟与假父之谜、表叔之谜、后宫之谜。
1.秦始皇身世之谜
在与始皇帝相关的谜团中,被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也是流传最广,时间最长的大概就是身世之谜了吧。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是一个古老的历史疑案。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为“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国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然后,他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却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舆居,知有身。”后又写到“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也就是说司马迁先前写到秦始皇是早年身在赵国的秦国质子公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之子,可见对嬴政的身世没有任何疑义。但后来在写吕不韦时,却出现了前后不一的情况,他说当年公子楚在吕不韦家里见到赵姬时,请求吕不韦将赵姬送给自己,但赵姬那时已怀有身孕,所以吕不韦很生气,但又想到自己为了扶持公子楚登上王位已投入全部身家,他不得不顺水推舟,将赵姬送给公子楚,赵姬隐瞒自己怀孕的事实嫁给了公子楚,后生下嬴政。
同样一件事,司马迁在《史记》中却有着前后不同的两种说法,这就造成秦始皇身世成谜的由来,秦始皇到底是公子异之子还是吕不韦之子?
但是实际上对秦国了解比较深入的人细细一想就能判断第二种说法不可信。我们都知道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法制国家,秦国的国事民事,法律完善制度严密。比如在生父生母的血缘确认上,如果所生子女并非亲生,子女的继承权将会被剥夺,而且父母也会受到惩罚。
对于普通人都是如此严格,何况是关乎到王室血脉这一重大问题呢?如果赵太后(赵姬)当时真的是怀孕嫁给秦庄襄王(公子异),那么根据嫁入王室的时间推论,怀着孕才嫁人那嬴政一定是早产,且不说那个时代的人对“大期”也就是十月才生产的时间有多么重视,如果真的早产就一定会引起公子异的怀疑,王室是绝对不可能让一位在血缘上有任何疑点的公子来继承王位,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从吕不韦的角度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商人,他对商业的敏感和高瞻远瞩的眼光不是一般商人可以比及的,商人对于风险的评估是看的和利润一样及其看重的。当初秦庄襄王去参与争夺王位,那也是由吕不韦牵头发起的,也是靠他周旋在华阳夫人政治集团之中才为公子异成功的找到稳固的政治势力来支持。而华阳夫人她之所以同意与他们形成政治同盟,最关键的基础就在于公子异是王室的亲血脉,否则即使楚氏外戚政治势力再强大,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那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所以吕不韦心里也非常清楚血脉的纯正对政权稳定的重要度,即便他与赵姬之间有说不清的关系也好,但是在这一点上他绝对不会去做弊远远大于利的事情,这不符合一名商人的心理动机。如果一旦王室发现嬴政在血缘上存在疑点,那么他之前所做出的努力就全部作废,甚至还会面临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后果。
最后一点就是其实在其他的史学资料中曾有过记载,曾经有发生过怀孕女嫁入王室的例子,后来也证明这个故事也是演绎过的,因为关于古人对于血缘的重视程度远远超于今天我们的想象和现实,这说明秦始皇虚假的身世非常有可能是从这个故事移花接木而来。
2.弟弟和假父之谜
秦始皇的青少年时代,在历史上的记载几乎是空白,唯一的线索就是他有三个弟弟:一个突然在前线投敌叛国,两个被秦始皇杀死。
历史上记载,成蟜被封为“长安君”,他15岁出使韩国就能劝说韩王割百里之地给秦。但却在之后率军攻打赵国的战斗中于前线投赵叛秦。为什么有外交成就的成蟜最后会投降敌军?
因为成蟜的母亲是韩夫人,在秦始皇还未继任秦王以前,成蟜在继承王位方面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韩夫人为了给儿子增加政治资本,就去求助自己的哥哥韩王,让其为了今后的国家稳定和政治利益先暂时忍痛割地。这样15岁的成蟜就有了所谓的“外交成就”。而后来他之所以在与赵国的战斗中投降,是因为伴随着夏太后的死,韩氏外戚失去了中心人物,不可避免的衰落,而以赵姬为中心的赵氏外戚力量却日益强大,对有潜在王位继承机会的成蟜进行排挤和彻底的打击,而替赵太后在对韩氏外戚集团的一系列打击活动中,扮演打手身份的就是面首嫪毐。
面首嫪毐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难以解释的谜团,比如作为赵太后面首的嫪毐为何能被封侯?历史上的“嫪毐之乱”到底是冲谁而去?
先简单的介绍下嫪毐的情况,嫪毐是吕不韦送给赵太后的面首,深受赵太后宠爱。但他不仅仅只是面首这么简单而已,除了要伺候好赵太后的生理需求外,他还在赵太后的支持下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几千的仆人,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其实历史上对嫪毐的评价很不好,名声极差,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声极差的,让人唾弃的人物,却被封为“长信侯”。要说秦国的封侯制度那是有相当严格的章程和要求,就比如当时秦国大将王翦,在秦国是一位战功无数的老将,即便这样也未曾被封侯。在受命出征灭楚之前曾他还提出希望嬴政能封他为侯。可见,莫不是非常重大的功绩是不可能被轻易封侯的,而嫪毐居然就被封侯了,这说明历史上真正的嫪毐并非被后人评价的那样名声不堪,他对秦国是有卓越的政绩贡献的,这个贡献按照时间维度往前倒推就是在赵氏外戚对韩氏外戚势力的打击中,他一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很有可能是他就参与了成蟜投降事件。
然后就这位“长信侯”放着好好的侯爵不当,放着太后的宠爱不顾,却在嬴政去雍城参加成人大礼的过程中,在咸阳发动了“嫪毐之乱”,后被镇压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所以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史书上对这一事件只是说“将欲攻击蕲年宫”,而嫪毐是在咸阳发动的政变,当时的嬴政和吕不韦俩人都在雍城显然他不可能是冲着他俩而去,那么他是要对谁发动政变?千百年来也是不清不楚的事情。
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有限的史料进行合理的推测。嫪毐是赵太后的面首,他发动此次政变自然要得到赵太后的支持和指使,可以说赵太后是他背后的大Boss,所以“嫪毐之乱”的真正发动者是以赵太后为首的赵氏外戚集团。而嬴政是赵太后的长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者,更是赵太后在秦国立足的资本,它绝对不可能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她想要打击的目标只能是身在咸阳的华阳太后,更准确的来说此次政变背后的本质其实是赵氏外戚集团与楚氏外戚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
这次政变实际有这样一个大背景,当时的秦国国内有三支势力强大的外戚集团,以赵太后为中心的赵氏外戚集团、以华阳夫人为中心的楚氏外戚集团和以韩夫人为中心的韩氏外戚集团。之前的“成蟜之乱”、“嫪毐封侯”实际上都是赵氏外戚与韩氏外戚集团之间的斗争,赵氏外戚取得了胜利,韩氏外戚势力也彻底没落。在此之前华阳太后可以坐山观虎斗,乐得其成。但是嫪毐在一次与人发生口角之后,在众人面前自称是秦始皇的“假父”,不仅暴露了赵太后的隐私,还影响了秦王室的声誉,给华阳太后打击赵太后提供了口实。楚氏外戚要趁嬴政亲政的机会,除掉嫪毐,剥夺赵太后的政治权力。所以,在这种逼迫下得到赵太后支持的嫪毐才会狗急跳墙,发动政变,想要消除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氏外戚政治集团。
3.表叔之谜
在“嫪毐之乱”的平定之中,有三位人物做出非常重大的贡献,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但是有一件事情却让人感到不解,在“嫪毐之乱”被平定之后,史书上对关于昌平君、昌文君却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因为“嫪毐之乱”的本质是楚氏外戚对赵氏外戚政治集团的打击,所以不难看出受命平叛此次政变的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华阳太后的亲信,既然平叛成功,作为亲信自然后受到封赏,但他们却怎么从史书上消失了呢?所以不能不说是一桩谜团。对于这件奇怪的事情,只能解释为秦国史书的记载曾经有所隐瞒或者是删改。司马迁对在“嫪毐之乱”,吕不韦自杀后,秦国长达16年找不到有关第二任丞相的这一问题也是难以解释。
后来李开元先生分别在《史记索隐》和《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发现些许关于昌平君身世的线索:第一,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只是历史上失载了他的名字。第二,他是考烈王熊元的儿子。
经过严密推理得出和相继其他文物的出土,李开元先生对昌平君的身份做出这样的解释:昌平君是一位横跨秦楚两国王室的人物。一方面他是楚王之子,有王位继承权。另一方面他是秦国楚氏外戚政治集团中的权贵,他是华阳太后的侄子,是秦庄襄王的表弟,是秦庄襄王时代留下的辅政大臣,他是嬴政的表叔,还是继吕不韦之后出任秦国第二任丞相,并在秦国任职长达16年。
通过对昌平君的身份的推理,我们可以看出如此重要的人物,却在历史中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好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那么当年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说到这里就需要与接下来“后宫之谜”联系在一起来看。
4.后宫之谜
我们都知道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始皇帝却缺没有“始皇后”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按照历代秦国君王婚姻传统,嬴政不可能没有娶妻,那么为什么没有皇后的任何记载,这说明当年一定是发生一些极其重大的事情,这件事情直接导致嬴政要把皇后甚至是与皇后相关的人物全部除掉,并且在历史中的相关资料也要全部销毁。这是后宫之谜第一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与第二点联系在一起来看,嬴政的大公子扶苏,秦国深受很多人的爱戴,也被大家视为是未来的继承人。但是当赵高带着矫诏对扶苏说,秦始皇要他自杀时,扶苏却不听蒙恬将军的劝告,举剑自刎而死。他这一举动让世人难以理解,因为这实在不像是一位在重大政治危机时能采取正常行动的政治人物。扶苏自杀事件就此成为一个谜团。
然后在历史侦探学家在对历史的侦查中,慢慢发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这条线索有力的解释了扶苏为什么会有这样离奇的举动?为什么没有始皇后?他们认为按照秦楚两国世代联姻的传统,特别是在华阳太后的楚氏外戚势力在秦国朝中占有巨大权势的环境下,嬴政的夫人也只会迎娶楚王之女,所以始皇后应该是一位楚国公主,而前面提到的昌平君作为与秦楚两国关系都很紧密的人,在迎娶楚国公主的过程中一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而历史侦查推理出,昌平君在嬴政决定要灭楚国之前,与嬴政在政见上产生不和,所以被贬到秦楚两国的边界郢陈。后来昌平君被楚国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并联合抗秦,但抗秦失败而死,项燕自杀。昌平君曾经在秦国与秦楚王室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他还是楚氏外戚政治集团的中枢人物,所以随着昌平君、华阳太后相继而死,嬴政对在秦国根深蒂固的楚氏外戚政治集团进行了毁灭式的打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扶苏在接到矫诏后,连基本的真伪都不去辨别,而直接选择了自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上有一半的楚国血统,如果父王要下决心将在秦国的楚氏外戚连根拔起,那么他自然和母亲一样也是无法逃脱被灭掉的命运。之后秦始皇下令将与昌平君相关人等的资料全部删除或修改,所以这一段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在历史上也成为空白。
到此与秦始皇相关的四个谜团的真相才慢慢的浮出水面。看完这本书让我有这么一些感慨,首先会觉得从小到大的教育里,从历史课本里知道的,秦始皇是一位很伟大的君主。但是他的“伟大”之处到底在哪儿?仅仅是因为统一六国,开创了之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吗?
一个朝代有鼎盛就必然有衰落,就如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就如让康乾盛世走向巅峰的清高宗,纵然有功也有过,但他们在后世人的眼中仍旧是毫无疑义的一代盛世帝王。然而好像历史对嬴政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美化但更有丑化。就比如我自己,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会觉得秦始皇是完成华夏大一统不假,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不假,但是因为更多的与他有关的史料有限,所以反而会被诸如焚书坑儒、大建阿房宫等残暴不仁的历史事件而影响到我对他的客观认知,我想不仅仅是我,现在的很多人也是一样。
前段时间跟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辈聊起历史,他问我为什么最近对先秦产生了兴趣。我说自己有一种感受,以前特别是在学生时代,对汉唐和清代史感兴趣,因为那段历史有伟大的帝王,有层出不穷的英雄,有供我不断对历史进行探索的资料,看那些朝代的历史,感受那个时代下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壮志豪情,我会为中国有着悠长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骄傲,为身为华夏子孙而感到自豪。如今,对先秦史感兴趣更多的是因为好奇心,正因为这个时代距离当今太遥远,正因为这个时代的史料太少,所以好奇心才更加驱使我想要揭开这张面纱,想要更多的去了解这个时代曾经发生了什么。
看完这本书之后的第二个感受也是让我体会很深,曾经我对历史的兴趣主要是从正史著作中去找答案,因为仅仅是业余爱好,查阅的书籍有限,对历史的认知主要都是来源于正史著作,在脑海里根深蒂固。然而这本书让我的认知发生了很大转变,那就是所谓的正史也是有漏洞和破绽,它们并非能还原出真实的历史,所以我今后再继续看正史书籍时,要更辩证性的去了解。就如这本书里面的谜团,它们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对那个时代的可考证的史料有限,要么是史料“移花接木”,要么就是信息失载,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惹了祸”,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历史就变得更加神秘。当然我并没有要否定《史记》的历史价值,它的历史地位自然是屹立不倒的,它是一座丰碑。在这本书的最后,李开元先生提到他认为历史学的世界是一个“3+N”的世界,3是历史学的三个基础世界,分为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N是历史学的多个延伸世界,作为三个基础世界的延伸。第一世界就是那些曾经活着的人们,曾经真实发生的事件,虽然他们死了,虽然事件已经发生过了,但是这些信息却被人们口述相传或文字记录或遗物留存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的就叫做史料。而能够反映往事的史料,就被称为第二世界,比如像如今的秦始皇皇陵。根据史料而编撰的历史著作就是第三世界。比如《史记》,还有《二十四史》都是属于第三世界。而根据已有的史学著作再编撰所写的历史书,属于历史学基础之外的延伸,就属于第四世界。如果再有人在此基础上再往下编写就是第N世界了。
通过历史学的这个“3+N”的世界,不禁让我联想起前段时间看到过一篇关于解释认知效率之所以低下这个问题的文章,文章里说这是因为当下的很多人都失去辨别好知识的能力,不清楚真正的知识源头在哪里,所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了解碎片化的知识只会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碎片。其中提到了“好知识来源的四个途径”我觉得这一概念其实就跟“3+N”历史学世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好的知识来源途径为四种:第一手知识来源于正处于科学研究,或者刚刚新鲜出炉还未完整整理过的知识,通常都是在一些科研人员手中,或者出现在一些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第二手知识是指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的资料,或者是行业调研报告。第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转成便于大众理解的文字,加入大量的案例或故事,以此让读者更便于理解。第四手知识就是根据畅销书,大部分写了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还加入自己的个人故事在其中的文章。
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作为读者应该要有追求,看书不要只是停留在第三、四手知识,当我们对其中知识点感兴趣时,就应该往第二、一知识去走近一些,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更加靠近知识的源头,让我们的认知效率更高。
回到历史也一样,如果要去了解更加真实的历史,仅仅看正史书籍、看历史类畅销书是远远不够,当我们通过阅读正史、阅读畅销书时对某一个朝代、对某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时,就应该尽量往第三世界,甚至是第二世界的史料或历史著作靠一靠,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客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