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辉老师的组织行为课里面提到一个彩虹理论。
彩虹有两个维度,一个是长度,也就是我们的年龄。另一个是宽度,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广度。
生活的广度上指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必须扮演的几种角色,主要分为公民、休闲者、子女、学习者、工作者和持家者六个角色。
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萨柏发现,一个人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比扮演相似的角色有更多的满足感。30岁左右,彩虹的宽度最宽,生活最充实。而且,总有一个角色是生活关系中相对重要的角色,萨柏称之为“显著角色”。比如工作狂,工作角色就是“显著角色”。
由彩虹理论想到了几个词:
人生阶段、定位、平衡。
用三句话描述:
1、做你所在人生阶段该做的事;
2、工作与生活,你选择,你承担;
3、角色扮演,掌握平衡;
作为普通人,大多时候而言:
如果你是父亲,若选择做工作狂,必然少了陪伴家人和享受生活的时光;
作为母亲,你若把更多时间分配给了孩子,那么工作收入的瓶颈是你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去年叫嚷了一年要换工作的我,终还是选择在了原地。用彩虹理论我是这么解释的:
因为我需要分配更多的时间给孩子,而且这个时间需要能相对灵活安排(目前的工作可以做到)。在收入还算比较满意的状态下,作为持家者、工作者和学习者,我在这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我想换的那个赛道,通过努力,我相信一定可以收获更多(经济上的、自我价值感方面的),但会牺牲我另外角色的宽度,于是暂时放弃了。这也是我选择,我承担。
于我,不希望彩虹理论的解释成了自己固步自封的借口。想表达的是角色扮演中,掌握平衡的重要性,当然也看个体更侧重哪个方面。
大家都可以用彩虹理论分析下自己的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