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的速度法是引人怀疑的一种成就,那只是表现你在阅读一种根本不值得读的读物。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 的第四章中,作者讲到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作为第二个层次,也就是说除非你满足了第一个层次的要求,不然在这个层次里会步履维艰,也只有到这个层次,我们才能称得上真正入了门。
检视阅读一体两面
检视阅读的两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的,但是针对于学习如何阅读的人来说,还是分清楚比较好。
有系统的粗读或略读
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有系统的粗读或者略读。因为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有两个疑惑:一是这本书是否值得我来进行分析阅读;而是如果我想把书中的每一个点都理解透,我的时间是否足够。
举个程序员熟悉的例子,当我们在阅读别人的代码的时候,首先需用明白这段代码我是否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其次,如果我要弄清楚每一处细节的逻辑,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通常我们先看看公共的方法或者接口就行了,至于具体实现,很多时候只有遇到难于理解的 Bug 的时候才会仔细去看。如果一开始就着手去看具体的实现,那么等看到最后的时候自己都可能忘了想要做什么了。
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告诉我们如何去略读:
- 先看书名页,有序的就先看序。特别注意副标题,如果有的话。
- 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础架构会有一个概括性的理解。实际上,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在创建目录页的时候是花费了很大功夫的,如果一开始就被忽略了,不免让人伤心。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出版商却不愿意作者在目录页中透露太多内容纲要,以保持对读者的吸引力。
- 如果书中有索引,可以先浏览一下索引,看书中包含了哪些议题。根据引用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快速的知道这个议题是否在本书中很重要。说到这里,我还记得自己在大学期间读《C++ Primer》 的时候都不知道索引是用来做什么的,而当时也没管那么多,真是汗颜😓。
- 如果这个书还包裹着书衣,先可以看一下书衣上的介绍。虽然有些书衣上的文字确实是出版社为了拉销量而写上去的广告水文,但是大多数还是作者在出版公司的帮助下概括的书中的主旨。
- 如果通过一本书的目录理解的很模糊,可以挑几章与你关心的主题很相关的来看,尤其注意篇章的开头和结尾,大多数会有摘要性信息。
- 最后,可以随意翻翻书中感兴趣的内容,跳着读,寻找主要的论点。千万别忘了最后的两三页,或者后记,如果错过了这个部分,有可能错过了很多。
浅阅读
对于检视阅读的第二个层面,Superficial Reading,中文版翻译为“粗浅的阅读”,乍一看,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读完之后才明白,这是让我们进行浅阅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很认真的读完了一本很难读的书,却发现并没有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或者学到很多新的东西,最后得出结论说一开始拿起这本书就是个错误。其实这并不是是个错误,只是我们没有管理好自己对这本书的期望而已。
作者认为我们一开始就对难读的书的期望过高,而没有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而正确的方向是一个很重要又有帮助的但又经常被忽略的阅读规则: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读完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读到这里,回想起来其实我过去收到的教育确实有些出入。学校里老师强调的都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去查字典或者在网上查资料弄明白。这样一来,阅读的速度不仅很慢,而且慢慢的也就是没有太大乐趣了。
而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被这种暂时不懂的字句,引经据典的晦涩的典故所阻挠,至少先将这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一遍,即使有一些自己不太懂的字句篇章也先略过,等到读第二遍的时候(如果你决定还要继续研究的话)再去深究。
这样从头到尾读完一遍即使只理解了50%或者甚至更少,也比自己一遇到困难就停下来导致最后可能对整本书讲的内容一无所获要好。我的经验是好多次看一本书,一开始很认真的研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到最后读到一半就放弃了。
阅读的速度
对于阅读的速度,一个片面的理解就是一味地追求快速阅读,认为越快越好。就好比一些门外汉认为,所谓的敏捷开发就是开发起来速度快一样。
作者在这讲的阅读的速度是指,不只是要能读的快,还要能明白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速度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读的比现在再快一点。但是面对一本比较难读却又值得读的书时,有的人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自己寻找的是什么,看到一些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个时候一味地追求速度快而忽略了自己目前能掌握的程度就得不偿失了。
逗留与倒退
很多时候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感受,读一行字要停顿好几次,读着读着却又回到了刚读过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逗留与倒退现象。
这些不好的习惯会明显降低我们阅读的速度,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矫正,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指指着一行一行的读,而且刻意让手指从左到右(竖版的书籍为从上到下)移动的速度略微快于眼睛的速度,慢慢地,就可以不用指着,而且速度比以前还快不少。
结语
总之,我们在追求阅读速度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自我理解力的提升,有些人读的速度很快也很专心,但专心并不一定等于理解力,只是获得了较多的资讯罢了。而更加推荐的做法是: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