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怀揣梦想的我坐上北上的列车,望着窗外迅速闪过的风景,不断地在脑中构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凭借自己的努力朝着梦想一步步前进。然而,一个月后,一张病情诊断书,将我打入无底深渊。那个我为之苦苦奋斗了十几年的梦想在顷刻间灰飞烟灭,那些曾经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美好画面在这一刻变得虚幻而飘渺,梦碎了,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接下来的半年里,我的眼中再没有了当初的点点星光,取之而代的是如死水一般的平静,整个人彷佛只留下一个空空躯壳,而其中的灵魂已不知飘向何方。彼时的我选择了把自己关起来,那是一个暗黑无边、寂静无声的空间,在那里我像蜗牛一般,把自己瘦小的身躯蜷缩在那个自己构筑的壳里,彷佛外边的世界与我无关。
直到2016年3月,一群孩子闯入了我的世界。初次见面,我们都小心翼翼,只透过那扇窄窄的门小心地打量着对方。彼时我们都是特殊的,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同的是,他们的世界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我的世界却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慢慢的打开自己的那扇门,站在他们面前,尝试着走进他们的世界,尝试着和他们互动。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一手“打造”的暗黑空间消失了,我仿佛获得了重生。真正让我发生改变的是2016年9月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时隔一个月,当我再一次站在我们约定的地方时,他远远的朝我走来,脸上的笑容如阳光般明媚,“姐姐好”,这一声再寻常不过的“问候”是他第一次在未经任何人提示的情况下自然说出的,彼时的我满心的欢喜,恨不能告诉全世界他跟我打招呼了,他叫我“姐姐”了,他接受我了。从此以后,我的生活多了一抹阳光,我的眼中再一次亮起了点点星光。“我想陪你更久,我想给你带去更多的欢乐”——这是我在心中对他许下的承诺。
2016年3月——2018年7月,两年零四个月,这是我不长的人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慢慢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慢慢的去兑现当初许下的诺言。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找回了自我,再一次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公益。于是,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不断的摸索,跌倒再爬起来,一如过去为梦想奋斗时的样子,“公益”一度成为我生活工作的全部。当有人问我未来的规划时,我往往干脆地回答“公益”,但当人问我的梦想时,我却说“没有”,没有答案,如果硬要我说一个,那只可能是“好好的活着”。因为那件事,我谈“梦”色变,我深知自己无法在经受一次“梦碎”的打击,所以干脆“不做梦”。
“公益”是我的舒适圈,一个令我心安的存在。就像很多人习惯待在一个既有的舒适圈里,因为这里感觉很安全,周围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我亦如此。不过,还是要搞清楚自己是真的感觉很安逸,很享受待在这里还是因为怕面对外面的未知而不愿作出改变。于我而言,我在这里久留的原因是前者而非后者。你呢?三年的时间够久吗?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吧。对我来讲,三年够久了,三年的公益探索让我体验了“酸甜苦辣”,也让我洞悉了“人生百态”。“公益”于我而言像是一盏明灯,帮我照亮了生命中最为暗黑的时刻。
是时候说“再见”了,余生的旅途,我想看不同的风景。或许,我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相遇,到那时互道一句“嘿,朋友!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有人说:人生的长度我们没办法决定,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一个人的成熟可能表现在很多方面,或许敢于拥抱未知的变化,勇于走出舒适圈,也不失为一种成熟吧。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