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昆明的蓝天让人迷醉,当我们关注身边发生的一切,我们的生活情绪或节律也无形中和外在自然微妙的吻合着,四季轮回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平常的事情,就像身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无论我们是否关注,它就在那里,身体冷了热了,我们知道吗?某个情绪压抑着导致一连串的身体反应,我们能够觉察得到源头吗?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忽略了身体最切实的感受,直到身体出状况,才开始套用一些养生方法或者病急乱投医,其实过程的生活品质已经大打折扣了,人群中毫无觉知的人很多,有时不小心说出某些话,还会遭到很多无意识的攻击,除了工作之外,大部分的时间,习惯一个人呆着,更尊重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内心体验了,离人群越来越远,渐渐的反而能够穿越对方呈现的表象,而直击核心,之前绕来绕去的行事风格,逐渐会有呼之即出的效率取代,让自己在当下力所能及之事上不留尾巴,大自然,有润物细无声,也有秋风扫落叶,人也如此,温润如水是你,当机立断也是你,大自然自带变形特征,而女人们也一样!
一些养生方法,是前人根据自己经验研究出来的,有多少人质疑过,它适合我吗?
我们真的倾听过自己身体的声音吗?这种倾听更多源于感受,我们与自己身体的联结,然后我们才能知道它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们给身体的响应,有多少来自身体真实需求?有多少来自我们欲望强加?这个辨识度需要从何而来?
柔软的心灵与柔软的身体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现代的女性还有多少人能够保持这种柔软?
那么作为母亲,我们除了按照别人的“经验”来养育,我们能够真的尊重顺应孩子的自然节律吗?一个长期忽略自身感受与需求的母亲,也许真的很难观察到孩子的自然节律,而惯性的扰乱之,这样的孩子本身就容易积压太多情绪,更别说发展自身特质,虽特质藏也不藏不住,扭曲过的能量可能就变成破坏性显示方式,迎合太久,迷失太深,也许对待那个本真的特质,我们自己都会感到陌生与不知所措,这一天,我这样发自内心的写到:“某些特质就像咳嗽,越是想隐藏,也越是彰显,明明是特质我们为何要藏?我想特质意味着,你,将和别人有所不同,若没有自身的安全感支撑,特质的呈现还意味着一种暴露感,而这是一件需要冒险尝试的事情,几年了,面对自己最本真的特质,还依旧像做贼一样心虚,但这条路一旦启程,无论我们如何遮掩,该呈现的时候依旧会呈现,多了自我觉知,就能少些自我否定与自我攻击,开始接纳,就能减少些损耗,不对抗的活法真真是修行的意义所在~~”
老T在课上说到成长的三阶梯,从穿越阴影到原型表达,与原型人物对话,四大功能对自我意识的支撑,到自性化的演变历程,顺应与呈现就是一种高于二元对立的活法:
第一阶梯:功能分化与形成足够的性格矩阵。
低维表达:阴影
枢纽型表达:情结
原型表达:但丁式演化历程和但丁的内在矩阵
第二阶梯:心智矩阵的演化趋势
思维的张力
情感的活力
感觉的转化力
直觉的原力
第三阶梯:位相与顺应
曼陀罗中的本宫位
力的定型矩阵
顺应与呈现
就这样,一圈一圈演化成长,对于那些成长过程中温暖不足,精神资源匮乏的人,这一段的成长像极了整整一个寒冬,好不容易积攒的能量被一阵风雪轻易夷为平地,冒出的新芽也在寒风中苦苦煎熬,而这些内心体验大部分来自小时候成长经历,我们内化了多少父母的负向相处模式,这一圈演化中就要穿越多少来自暗夜中的质疑与恐惧的摧毁,那个小孩曾经有多难受,都将以投射的方式彰显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和当时的孩童也许并无差别,我们渴求,却总遭剥夺,我们饥饿于是我们紧握不放,就算当下我们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必定因为匮乏而疲于追求,如果没有良好的成长基础,成年后要超越这第一圈,就是死而后生的极致体验。
我们终将演化到那里,是机缘也是命定。
我们是否能走出第一圈迈向第二圈,这一层的演化或多或少来自特质,到这里,我们开始试着立足现实,试着梦想远方,依旧是模糊与清晰相互交替,支架在摇摇欲坠中奋力向前,此时,系统的开放性一点点展现,如同呼吸般一呼一吸中开始呈现缓慢的动态演化,有意识的变形特征开始出现,有成长的欢愉,也有缓慢运作中巨大的损耗,此时,无论夜多黑暗,光就像灯塔在心中点亮。
你越发懂得自我觉察与接纳,也坚信唯有自己能够懂自己最深,认识自己成为生命的核心功课。
你开始在夜深人静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吐露心声,也开始在人群中发声,你关注自己的真实内心胜过外在实相,境由心转,外在世界是内在的投影,内在的伦理之光点亮,最先需要交代的人是自己,然后我们才有能力向他者澄清,这些活得明明白白的岁月中,竟能够打开五感拥抱生活,充满温情与爱意,不知未来将如何演化,或者已经能够洞见未来的图景,总会有匹配的人出现,一起经历与面见,所谓不费力的生活,就是每一个当下的自己都是我们愿意呈现的样子,不在以好坏来区分,而是自身最真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