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诗经·国风·周南》中的第一篇,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现代人普遍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爱情诗。实则不然,它的写作主题远比“爱情诗”要高级,已经踏入“婚姻诗”的范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1.辨析《关雎》作为爱情诗的依据
实际上,关于《关雎》作为“爱情诗”的说法,是五四运动以后才流行起来的。其主要依据是诗歌文本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以及君子为求淑女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友之”、“乐之”等行为。
从“君子求淑女”部分的诗文看,确实树立了君子和淑女两个人物形象,并描绘了君子为求淑女而日思夜想、辗转反侧的画面。但仔细推敲这两个“人像”,却并不能形成具体鲜明的特定形态,更多表现的是一个“泛化形象”概念,即君子和淑女可以指代的范围很广。实际上,君子和淑女本就是群体概念,在周朝主要适用于贵族阶层。这和一般爱情诗中醒目独特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有很大区别。
从“友之乐之”所在的诗文看,似乎描绘出君子为了和淑女交好,为了让她快乐,而弹琴奏瑟、鸣钟击鼓的景象。但回到现实中来,弹琴唱歌追求女子的固然不少,鸣钟击鼓的恐怕没有。再考虑到周朝时期严格的礼乐制度,以及琴瑟钟鼓的演奏地位和演奏形式,恐怕很难说成是男子为了追求女子而有的行为。
再者,古代的琴瑟钟鼓等乐器,其体型和身量都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古瑟和钟鼓。所以,要想如现代人一般“谈着吉他,唱着情歌”追女孩子,必然不易。而且,就古琴古瑟所演奏的雅乐,以及钟鼓所奏的庄重音乐来看,也必然不适合用来讨女子的欢心。
所以,爱情诗实为《关雎》的表象,婚姻诗才是《关雎》的内里。更确切地说,这应该算作一首“以色喻礼”、“以礼节情”的婚姻诗,即“符合礼制”的美好婚姻诗。所以,孔子评价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毛诗序》说其“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这都是比较符合诗情的。
当然,在古代众家的观点中,也不乏牵强附会之说。比如,《毛诗序》中也说:“《关雎》,后妃之德也”,就难以从诗歌中找出“后妃”的影子。还有,不少古代学者认为“君子”指周文王,“淑女”指其妃太姒,也属于政治意义上的强行解读。
2.辨析《关雎》作为婚姻诗的诗文依据
考虑到《诗经》“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诗歌形态,以及《关雎》诗歌的具体内容,这很有可能是一首反映“夫妻和睦”的诗歌,常用于贵族家庭宴会等演奏场合,以便规劝家族成员。
对此,最主要的依据是“琴瑟友之”。在《诗经·小雅·棠棣》中说:“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这表明周朝时期已经用“琴瑟和鸣”来比喻夫妻感情融洽了。而在“琴瑟友之”的上下诗文中,叙述核心也是君子和淑女的友好关系。虽未直接用“琴瑟和鸣”,但表意明朗。
其次,“君子好逑”也能体现“婚姻和谐”的诉求。在这里,“好逑”的含义是“好的配偶”,什么是君子的“好配偶”呢?诗中指出是“窈窕淑女”。何为“窈窕”?何为“淑女”?这自然不必多讲,想必每个男子心目中都有才貌兼备的好妻子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关雎》中所写的男子也并不是普通的男子,而是“君子”。周朝时期的君子,更多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德行高尚的人。在《诗经》中,还表示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如《诗经·国风·召南·草虫》中说:“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也就是说,《关雎》中的良配,是“君子”配“淑女”,对男女双方都有较高的要求,如“君子”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要求,“淑女”的体态优美、蕙质兰心等。所以,与其说这是写男子追求女子的爱情诗,不如说是“美好婚姻”的典范诗,或者“夫妇和谐”的婚姻诗。这在诗歌物象“雎鸠”和“荇菜”中也有所体现。
就诗歌开篇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说,不仅以雎鸠和鸣的情状来象征男女情感的专一,更暗示着始于原始动物性的男女“求偶”之举,为后文的“君子好逑”打定基调。
再说关于“荇菜”的采摘诗文,在三次诗歌重复之中只替换三字,表现出对“荇菜”的“流之”、“采之”和“芼之”,又分别在章节中对应着对“淑女”的“求之”、“友之”和“乐之”,再三强调了“君子”对“淑女”的追求愿望,也是对“美好婚姻”追求的典型表现。
所以,就诗文具体表现看,《关雎》并不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而是爱情诗的“升华版”,即歌颂美好婚姻的婚姻诗。这样解读不仅符合《关雎》作为“风诗”的要求,更符合周朝社会文化制度的要求。
3.《关雎》作为婚姻诗的历史文化依据
在我国古代,“私学”的兴起始于孔子。而在孔子之前,即周朝的大部分时期里,知识文化都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即“学在官府”。据此,可大致推断,在当时的底层社会,即便有诗歌创作,也断不会用上“君子”、“淑女”称谓,以及“琴瑟”、“钟鼓”为代表的高级礼乐文化制度。毕竟,周朝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分封制”,社会等级结构森严。
所以,《关雎》就不大可能是一首来自底层社会的民歌,自然也就缺少普通民歌描述爱情时的大胆和直白,这在诗文中也有体现。纵览全诗,《关雎》所呈现的,更多是一个发端于“动物性”的求偶,发展于“社会性”的求娶,终止于“礼乐制度”的婚配过程。
在周朝时期,除了“分封制”外,还有一个影响后世几千年的“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划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最主要的内容是“严嫡庶之辨”,重要表征为“嫡长子继承制”。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建立有序的财权承继关系。
那么,夫妻关系的建立就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夫妻关系的和谐,也成为维护家族稳定的关键。因为,有夫妻,才有家庭,才有父子,才有君臣。所以,对“美好婚姻”的诉求,是周朝社会的必然。上至统治者,下至平头百姓,无所不包。
另外,考虑到普遍现象,《诗经》的编选与周朝的统治阶层势必有很大关联,即必然在某些方面体现着国家的意志。所以,如果《关雎》仅描写一位男子和女子的恋爱,那其编选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但稍微转换下思路,如果《关雎》描写的是夫妻关系和谐的社会要求呢?那政治意义也好,社会意义也罢,就都能够有效的凸显出来了。
4.《关雎》的正确“打开方式”
根据一般经验,越接近创作年代的文学解读越可信些。也就是说,离《关雎》生成年代越近的诗歌解读,更有可能贴近诗歌的原貌。但受制于旧有社会制度的垮塌,原先附着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解读,显然不符合如今的社会形势。
所以,以现代视角来解读古代诗歌,固然无可厚非,但过度的颠覆是否会有曲解之嫌,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且,也难免受制于现有的认知和思维的局限。或许,更为妥善的处理方法是:在古代各类解读的说法中,剥离旧制度的藩篱和枷锁,贴近诗文本身,去复原其基本面貌。
就如同《关雎》,当我们剥离各种解说中受时代所限制的内容时,就可以大致得出,《关雎》是写夫妇之德的诗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