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理财有误解,想到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
其中,节流也是属于理财的范畴。
接触投资理财这么久,我平时一直在开源节流,控制自己的花销。
想起一个有意思的,我自己一直想买台16寸的MacBook Pro笔记本,从18年惦记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剁手。
在“要对自己好一点”,“及时行乐”等等这些观点洗脑下,坚持这么久也是挺佩服我自己。
从理性的角度上看,18年才刚买了新笔记本,完全满足日常使用,根本不需要这台Mac笔记本,买它单纯是想体验体验,也许有装逼的成分在里头。
电脑属于消费品,买它要花掉小2万,而拿去投资理财,这钱就变成了资产,每年还能给我带来收入,10%年化收益率,一年就能有2000块收益。
到目前为止,理性一直力压感性,也许将来都不会买它,当作一个念想。
不过,这件事值得我吹下。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花钱买了一堆用处不那么大的东西,衣服包包、电子产品等等,我身边有朋友就是这样,几年下来手上根本没什么钱。
我自己那些年各种无疾而终的爱好、以为自己会一直使用,实际却只用了几天的各种物件,然后算算帐、贴现到现在,假如没有当初这些浪费,股票仓位还能增加不少。
大部分人生活浪费真的是太多了。
有人说,钱都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我给你们举个非常现实的反例吧。
如果偶尔研究个股投资,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当一家公司宣布裁员、精简机构、优化开支的时候,股价大概率都会蹭蹭地涨,甚至比签了个大单效果还好。
公司精简开支股价都会涨,那我们自己的“股价”难道就不一样吗?
说到这,我又给大伙想到了一份人人都能参与的致富副业,这是一条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致富途径。我算了几笔账,发现这份“副业”的收益可能比普遍预想的还要更可观。
时薪近千的副业——“致命三问”:
1.这笔消费符合零浪费原则吗?有没有和已有的物品功能重合?
2.这笔消费能反过来省钱吗?
3.这笔消费能帮我省时间吗?省下的时间能变成钱吗?
我发现大部分消费哪怕是其中一条都难以满足,那还留着干嘛?
下次剁手之前,用这“致命三问”来问问自己,看是否真的需要它,再决定下不下刀。
每个月花再1~3个小时的时间反思、检查自己的消费开支,降下来个一两千根本不是事儿,折合时薪1000块。
大伙总郁闷副业不好找,却忽略了一件事儿,其实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金矿,等着你来发掘。
要论致富,时薪最牛逼、财富积累最高效的副业,可能恰恰就是精打细算、过好自己现在的生活。
财务自由实证第 23 期
这个系列实证是我个人财务自由的公开,为了方便新朋友阅读,简单重复一下实证的目标和方法、老朋友可以跳过这一节。
目标:积累 200W 本金
计划:15% 年化收益率,每年投入 10W
时间:10 年
可以看看之前的启航篇:
本期实证内容
当前的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是 14.13%(当前资产/目标资产),本周完成度增加 0.31%,其中 0% 增量来自增加投资,100% 增量来自投资收益。
资金:转入即增加,转出即减少。
图片可以去我公众号看,这里放可能会被删。
本周只开市了一天,各个账户都没有发生资金变动。
股票账户做了个调仓,卖出一只化工行业股票,一只电子制造行业股票,空出来的仓位,加仓了造纸行业股票,建仓了零售行业股票。
造纸行业的股票,属于消费类型,九月份市场一波回调,消费首当其冲,从高点回撤下来不少,而且后续的发展增速不错,果断入手。
零售行业股票,有些小瑕疵,管理层上也有点小毛病,不过看其定位,直接对标国外的沃尔玛。
从1999年到现在,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兴起的背景下,沃尔玛市值仍然实现了10几倍的增长。这说明商超这种模式并非电商能够完全取代,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横向对比国内的商超,发展最好的也是以生鲜为主打的沃尔玛。生鲜的特点就是快递成本太高,不如从商超购买。
国内还有大量时间富裕的人群,逛超市不仅是购物,同时也是娱乐和社交。从这个角度来看,商超至少还有很长时间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基金账户本周无操作,按设置定投。
可转债账户买入了一只可转债,周五直接涨了3个点,给力。
港股账户没啥说的,两只新股中签率感人,陪跑选手。
码字不易,文末点个“在看”,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投资有风险,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