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趣的测量》,内容是“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很早的计划是:准备好器材,必须让学生亲自测量一次,经历液面升高法和排水法的具体操作,明白其中道理。
现实是:很难找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玻璃杯子,生活中圆柱体的玻璃杯子是最多的。
结果就是只能让孩子们经历一次“空中楼阁”的学习,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新课的学习,孩子们的困惑之处或者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于:如何写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独立思考,小组分享,全班分享,都基于此展开,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得到一定的培养。
课堂的总结时,忘记了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因为在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了“液面下降法”。
让我比较兴奋的是孩子们关于“液面升高法的注意之处”,学力单上提了两个问题:一是哪些物体可以使用液面升高法?二是使用液面升高法要注意什么。
课堂片段:
生1:我认为苹果、梨子等一些水果可以使用液面升高法。
生2:我认为所有物体都可以,除了那些吸水的物体外。
生3:我同意生2的观点,但还要考虑物体要完全沉下去,考虑浮沉问题。
生4:我认为物体浮起来时,要用一根棍子把它摁下去。
生5:我认为用棍子摁下去时,棍子还不能沾水。
生6:我觉得吸水的物体会膨胀,所以不能测出它们的体积。
生7: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有些吸水的物体不会膨胀,反而会缩小。比如海绵。
生8:我认为不是所有物体,必须是有实质的物体,如果是空气的话,就不能测出来。
生9:我认为那些能溶解于水的物体也不能使用这个方法。因为他们溶解之后体积并没有增加。
生10:溶解之后也体积应该增加了的。
……
说句实话,我彻底被孩子们的表达折服,首先不管这些观点正确与否,他们的思考范围之广,思考的深度之深,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因为还有好多问题,在有限的课堂里并不能给出答案,而是要让孩子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所以我并不急着给他们答案,何况可能我也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
记下这个特殊表现的孩子:
写实验步骤时,一个字都不写。问他为什么不写?他说自己的语言组织不好,等着一会儿听分享。其实我知道他真正的原因是一个字——懒。
等到分享时,他就开始抄同学的答案。
他并不笨,相反是在“奥数”界里混得还不错的学生。
在分享液面升高法的算式时,我们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15×10×15-15×10×10和(15-10)×15×10.问他们在实际计算时会选择哪个算式。大多数都选择后者,但他回答说前者,还说我做时选后者但回答前者。对于他的这种表现,我笑着说:“你这是典型的口是心非,我希望在学习还是做人的路上,我们都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在很多场合,并不需要你的标新立异。”
学力单后面有两道问题,一是“如何测量出1颗黄豆的体积”,一是求一块石头的体积。
对于第一问,有孩子有疑问:黄豆要吸水,1颗黄豆用上面的方法效果不明显。我让他们抛出黄豆吸水的现象,因为黄豆的吸水是有过程的。告诉他们我们是如何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的,一些孩子恍然大悟:我用10颗、20颗等就可以测出黄豆的体积了。
只是课这样上,还是没有体现出趣味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