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深情地向往:“未来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充满诗意情怀,都能用自己的诗意感悟去唤起孩子‘心灵中的诗人’;未来的孩子如果都能拥抱、谱写自己的诗意人生,那是多么好!”深受潘先生的影响,语文名师王崧舟老师扛起了“诗意语文”的大旗。何为“诗意语文”?其基本教学策略是什么?诗意语文的课堂有何特点?这些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阅读了《王崧舟和诗意语文》,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形成了以下思考。
一、诗意语文的内涵
语文有三个层次: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其共性是“语言”。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语言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从属性看,语文有多重性:如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和常规训练等。诗意是感性的、抒情的、灵动的、文化的、精神的、意境的,它归属于人文。这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属性对诗意语文的理解。
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一文中,把“诗意语文”诠释为“精神的语文”、“感性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王崧舟指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
语文的本色和最高境界是诗意,而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理想课堂。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激起学生言语表达的热情,从而唤醒心灵的诗意,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我觉得余小刚在《王崧舟教学艺术美学解析》中的一段文字是对诗意语文的最好阐述。诗意语文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神秘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二、诗意语文基本教学策略
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教学策略即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
1、举象:还原语言的生命图景。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举,即呈现、打开。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饱经风霜”的脸,借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车夫的脸,并引导学生透过车夫这一脸的特征把握他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地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假如自己在现场会怎么做,最后引出鲁迅先生对车夫的细节描写。诗意语文就是在教学中举象。其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所描述的一道道的皱纹、脸色灰黑等就是象。
2、造境:创生语言的生命境域。
造境就是在举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情境指向课堂,意境指向文本,心境指向学生。境是景象的连续体,很多象的叠加,形成一种氛围,人置于其中,会产生共鸣。如:《长相思》中“身在征途”的“象”的还原,“心系故园”的“象”的创生,将这两种连续呈现的“象”加以剪接和重组,就形成了一种孤独,寂寥的课堂情境和文本意境。
3、入情:体验语言的生命温度。
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诗意语文的灵魂之处便在这个“情”字。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的生命情感之门打开以后,感受语文的精彩魅力,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感情。是否还记得王崧舟老师的那一节作文课《亲情测试》?
师:写下五个你最爱的人的名字
在五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在四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在三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将最爱的人全部划掉
伴随着老师的一步步要求,学生泪如雨下,把所有的人全部划去,亲情的激荡已达高潮,感情已成熊熊烈火。这堂课通过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体验亲情的丧失。每划去一位亲人,就意味着失去一位亲人的关爱和呵护。随着亲情强度的递增,每次失去亲情后的体验也变得愈加沉重、愈加痛苦,终至于触及到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沉睡的生命意识和潜能。就在那一刻,在一股难以抗拒、难以遏制的情感力量的驱使下,学生的言语生命欲求被充分地激活和唤醒。这就是诗意语文的“入情。”
4、会意:感悟语言的生命哲思
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并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意蕴。例如《草船借箭》对笑的品读。文章同小说一样,什么诸葛亮说,周瑜说,刚开始觉得乏味,没意思,甚至连人物的神态都懒得加上去,然而仔细读后,却发现了文字背后的味道。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出现了11次,“周瑜说”6次,“鲁肃说”3次。前面十次都是诸葛亮说,最后一次,诸葛亮是笑着说。给人惊喜万分的感觉。这就是语言的魅力,那个笑着,读着读着,文字味道就出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问,你知道他在笑什么?随着学生的理解,一切也就会意了,会意之后,才能读出文字的魅力和神韵。
5、求气:触摸语言的生命律动
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我们对文本,对语言文字就要“求气”。有些孩子不懂,在朗读的时候扯嗓子,用力喊,其实真正会朗读的,用的不是蛮力而是绵力,文字与文字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种关系存在,叫作字里行间,这些关系能够形成语言的节奏,语言的张力,这就是能量,这就是气。朗读用的是绵力,像唱歌一样,注重气息的控制,一唱三叹中,文字的声气,就出来了。
6、寻根:传承语言的生命律动
在特定的情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语文教师要有文化意识,才会把语文课上得更深刻,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例子被誉为“五绝之冠”的古诗《江雪》中的“钓”,从表面看,钓的是鱼,一个物化的现实意象。但从文化的角度品味,则“钓”是“不钓之钓”,渔翁之意岂在“鱼”?在这里,“钓”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宣告,一种静观其变的智慧,一种东山再起的报负,一种无所畏惧的气度。一个“钓”字,承载着多少中华文化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