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夕?七夕呀!
小时候,叔叔家后门搭有葡萄架,七夕那天,大人们会在葡萄架下支一张小桌子,弄上一些糖果,让我们这些孩子们祭拜一下,然后围坐着,边吃,边纳凉聊天。大人们告诉我们,牛郎织女一年只见一次面,今天,生活在人间的牛郎会用箩筐挑着他的一双儿女,走上鹊桥与身在天庭的织女相会。半夜时分,如果我们仔细听,还会有织女的哭声。
我们这些孩子往往是等不到半夜的,吃完糖果感到无聊了,便先睡去。次日,问大人 们:昨晚听到织女哭声了吗?他们总是一本正经地回答:当然听到了,织女这哭声好伤心呀,听得心碎。我虽然小,但听了以后也会替他们难过,好可怜的一家人呀。然后在心里恨死了玉皇大帝。
长大后,慢慢知道了七夕节的含义,也理解了大人们让我们在葡萄架下祭拜的缘由。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始于汉朝,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不知道从几时起,七夕节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有源于传统习俗,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有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如端午节、国庆节等;还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等。
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这个演变,也许是因为国人也想有属于自己的情人节。而七夕节让人联想到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将其变为情人或夫妻之间表达爱意与思慕之情的节日,倒也妥帖。当然,在这演变过程中,众商家将七夕作为推销产品的重要契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翻看了今晚的朋友圈,有晒礼物的、有撒狗粮的、有自我调侃的……较为热闹,倒是没有人将七夕按照传统“乞巧节“的礼数过着,想来有些遗憾,很多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在人类的繁衍生息中慢慢演变、消逝,或许这也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今夕七夕,从古到今自带浪漫,留个美好祝愿,记之: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