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发愤的草莓
你应该看过那张关于几个国家人均读书量的表格,结论是国人读书量只有人均一年4本。
的确,很多人想读书,却总是抽不出时间,又不屑于速读的方式。 这种困境,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
当然有的。
之所以这么有底气, 是因为我坚持用这种方法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并且还发起线上的读书活动(从2015年7月开始) ,每周一篇拆书笔记。这样,和大家一起跑起来,小伙伴集成的2016年读书笔记超过80万字。让我来分享一下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体验。
1
没有学过阅读法的人,拿起书来就是从头翻到尾,被动地接受着书籍发出的信息,读完合上,当别人问:“这本书哪里写得不错?”,他们通常会哑口无言。
而运用拆书法,你只需要在读过的书籍中,找到一段令你深有触动文字,然后联系自己的思考或经历,再写写触动后想有什么样的改变。这样,最起码的改变是,当别人问起这本书来,你还能选取一段侃侃而谈,大抵还有读过这本书的意义。
什么是拆书法?不是“拆—书法”(拿书法去拆),而是“拆书—法”(拆书的方法),是指“拆书人”通过将一本书里的某个片段拆出来进行引申,并贯彻到自己今后的思考和行动中。这种方法也叫RIA法,是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的核心内容。
写出来的模式是:
R=Read,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拆书的内容不需要是整本书,可以是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这样,就算是懒人,都不好意思有懒的理由了。
不过,第一次接触“拆书法”的人,开始还是会有点不自然的。想想,当你在书海中沉醉不已、渐入佳境时,有人硬生生把你从书中戳出来,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情况可以和这段话搭上关系。对某段话有三言两语的感受很容易表达出来,但要形成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还要写写后面打算怎么做,颇费脑力。
我曾经也是如此,每个星期是在“憋”一篇拆书笔记,但有一点点的难受是好事,说明我正在走出舒适区,跳到学习区,这样才有能力提升的可能。 慢慢的,也忘了是什么时间开始,写得越来越溜。随手拿起一本,找到可以拆解的对象都不觉得是难事,不是这个角度看出什么,就是另一个角度读出迥异的韵味。
2
先钻到书里去,再从书里跳出来。 只要能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可以“拆”。后来,习惯了一看到什么,就往拆书的方向想。
在阅读了秋叶老师和秦阳合著的《如何打造超级ip》之后,我知道了IP(Intellectual Property),本义特指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运营。比如,迪斯尼就是一个“超级ip”,从当年一只米老鼠,衍生出一套迪斯尼动画,由此辐射出相关的玩具、主题公园、衣服与其它制品等等后续价值来源,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通过拆书,我将“超级ip”这个词进行延伸。在行动管理层面,“超级ip”可以是一种做事法。很多伙伴不懂得如何判定某个计划的重要性,每件事似乎看起来都那么应该去做——“显得重要”,但不知道如何看出是“真的重要”。如果一个任务有“超级ip”的性质,能接连带来n多个成果或收益,可以算是“真的重要”。
其实,拆书法的本质是带着 “哪里用得上”的问题在读书。即使是看起来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书,只要用“拆书法”打开它,都能从中淘到“金子”,哪怕是别人觉得垃圾的书,“拆书法”照样能把它当成宝来用。这样,所有投入阅读的时间都是赚的。每一本书都能发光,没有一本会被浪费。
当你想着读书之后要写点东西时,心头略有压力,在开卷过程中也会意外地发现自己之前没有发现的“宝贝”。因为我的一些文章雏形都是拆书笔记。比如在阅读了《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之后,写了一系列和清单有关的文章;在阅读了《养育的选择》之后,又码了一些和育儿有关的文字。拆书笔记是一个极好的灵感切入口,帮你打开全新的世界。 如果你经常为没有素材写文章挠首弄耳,不妨把拆书笔记当作一块跳板。
当然,读书之后不是为了写而写,而应该致力于行动的改变。拆书笔记最有用的一点是,正是需要联系到个人的下一步行动。那些盘旋大脑中的想法,经由书籍触动后写下来,就像和自己签了一份承诺一样,并且这些内容还是晒在群友面前,谁还好意思不赶紧把它提上日程?
这样,爱上了读书后不断输出的感觉,反而没写觉得很难受了。曾经想过,生二娃坐月子那段时间就算了,不交笔记,但真舍不得漏交一篇,这等于少了一次输出的机会。于是,在生娃前提前备货好几篇,到时间点发上去,担忧都是多余的。
3
有人问,这样的做法,只拆解书中的一段,不会太可惜吗?
真不会。
执导《天空之城》、《龙猫》等作品的日本动画师宫崎骏,在拍电影搜集素材时,会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只要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找到了灵感,这部电影的价值就有了,然后他出来,哪怕只看了几分钟的时间。
出版《向左走,向右走》的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在学画画时,也是买了一些书,专门研究上面的插画,其它文字类一律不管,从一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他觉得就够了。
一本书对于你,哪怕只有一段有实用之处,这本书的价值也达到了。
当然,读书量多了以后,理解力越来越强,阅读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读一本书时,发现的闪光点会越来越多,能发挥用处的片段就会越来越多。一本书能给你的价值也就放大了。
这种拆书法看着简单,为什么会有神奇的效果呢?因为它特别切合认知科学的原理之一:借由已知认识未知。这个原理的意思是,面对新事物时,你会先在大脑里搜索,借助已有的、更熟悉的事物去认识。新的认知会耗能更多,大脑容易排斥陌生的新事物。若想让它更快速、轻松地接受,必须通过一定的“伪装”,让大脑误以为这是熟悉的。
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新出的影视剧,喜欢在开篇打上“某某电视剧原班人马倾情奉献”之类的表述,这“某某电视剧”是已经非常有名气的,观众会觉得这部新的影视剧应该也很好,自然不会拿起遥控器换台。新手出书时,喜欢找大咖来当推荐人。当读者看到这位新人时,很容易联想到“这不是那位大咖推荐的谁谁吗?”,进而对新人感觉亲切了许多。前几年才兴起的智能手机,实际上是一台微型的掌上电脑,那种普通手机的打电话功能只是它全部功能中很小的一块,但是叫法上只是在手机前加了“智能”两字,因为大家喜欢通过手机这种旧事物去认识它。当然,商家也借用这样手机这种刚需物品以及熟悉的名称,让智能手机火速占领消费者市场。
摘取的书籍片断对于你来说是陌生的,一旦你将它联系上个人的想法和经历,相当于用已知的熟悉内容去“勾搭”未知的陌生片断,好像在跟那段话说:“嘿,伙计,我们是认识的!” 。即便你在思考中只是将书籍的片断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效果也是大大的不同。
从发起拆书这类活动到现在,一晃一年多过去。从最初的一周一本,到现在一天可以拿下一本,和拆书法有莫大的联系。新的一年想有新的玩法。
2017年上半年,我想找一群笑来老师的书友,拆解李笑来老师的书籍或专栏(比如《把时间当作朋友(纸质书)》、《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得到APP付费专栏)》、《七年就是一辈子(电子书)》、《人人都能用英语(电子书)》,前两本需要付费,后两本可以直接点击,在网上免费阅读)。
同样运用的是RIA拆书法,平台选择在简书这里。当然,在文字之外,您还可以选择配上图片,比如像这样:
没啥,就想一群人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共同给大脑升级。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吗?如果你喜欢,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