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五六年前,我的大学入学,整得跟大型网友线下见面会似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入学报道流程后,一走进宿舍,就听到旁边的两位室友的谈话,其中一个异常激动地问:“诶,你是不是那xxx?”另一个也激动万分地回答说:“对对对,我是的。你是那xxx吧?”……只剩下我在一旁一脸懵逼状态,疑惑不解。这不今天才开学吗?她们怎么就像是老熟人见面呢。
后来才解开这个谜团。待在老家那个偏远小山村的三个月暑假里,信息的闭塞不流通,让我像是与外界失联了一般。而我的大学同学们,通过某些途径早就加入学校新生群、班级群,他们早就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了,彼时我还不知道QQ群为何物。当然我也是作为本班最后一个加入班群的人。
五六年之后的今天,我弟大学开学就完全不一样了。提醒他加学校的新生群、班群时,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随手给我截了一张QQ首页的屏。这位大哥根本用不着我来提醒,他早就把各种群轮番加了个遍,什么新生群、班群、社团群……甚至于人还没到学校去,就把老乡群都加上了。
他的新生入学指导手册上是这么写的:“8月25号新生网上报道系统开通后,新生可在本系统完成网上一站式报道,包括学杂费缴纳、生活用品、军训服购买,还可自主选宿舍、选室友,一切完成之后即可拎包入住。”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选室友”。什么??室友都可以选?怎么个选法?原本以为是他们在班群各自抱团结队组成室友。后来进了网上报道系统,才知道室友是这么“选”的,首先每位新生进去,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再填一张关于个人标签类的表格,包括生活习惯(是否讲究卫生、喜欢熬夜还是早起早睡、电脑使用时间长短等)、性格特点、爱好以及想对室友说的一句话。院系自动分配给每个班就那几间宿舍,在选宿舍的同时,可以看到已选此间宿舍的人,通过阅读已选人的个人标签,选择跟自己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相符的人。当然,已选的床位,就不在后来者的可供选择范围内了。老弟挑来挑去,觉得其中一间宿舍不错,生活习惯、性格爱好跟他大致相符,什么都是性格开朗活泼类型,爱打篮球、打游戏、唱歌的,其中一个最让人意外,对室友说的一句话就是“考研”。老弟说这个不错,这个宿舍肯定学习氛围会很好,我要跟着人家好好学习。我则在一脸坏笑着说:“你别把室友带坏了,就很不错了!哈哈哈。”他又说:“你咋不说别人把我带坏了呢?”我竟无言以对。想来五六年前,我们那种按照先来后来的顺序,随机分配宿舍室友,倒是有一种缘分天注定的感觉。
高考之后的彻底放松,让他过了将近三个月如一天的生活,早就过腻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大学生活。在他们眼中,高考前的一切,复习备考、考试、教室、老师、父母……都是囚禁他们的牢笼,所以渴望自由,渴望挣脱一切束缚的力量,因此,有些人填志愿觉得离家里越远越好,离父母越远越好,总觉得逃离得越远,就越可能得到充分自由。
虽说已经立秋了,但天气依然如盛夏般炎热。天空万里无云,湛蓝得像海,太阳又发挥强猛之势,炙烤着大地,绿树浓荫下蝉鸣聒噪声此起彼伏。当天上午去火车站坐车,站内都是本地大学的迎新队伍,人山人海,还有一些拿着行李赶往外地学生和家长,每一年的开学季,这种场面蔚为壮观。进站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大概是一对母女在进站口分别,母亲送女儿来上学,然后母亲单独返程回家,女儿来送别。在母亲即将进站的时候,女儿跟母亲所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带着哭腔或哽咽的。
我和老妈跟着他一起走完简单的入学程序,帮他把行李搬进宿舍,整理好床铺后,又陪他一起去校内校外的超市购置生活用品,然后又送他回宿舍。最后我们分别的画风是这样的:老弟说他今天一天实在是太累了,脚都走痛了,想待在宿舍休息,让我们自己走,还说赶快走,别误了点儿了。我和老妈一脸诧异,这个绝情的家伙,不仅没有表现出一点儿不舍之情,还赶我们快点走。老妈说:“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不尽地主之谊,带我们参观一下你的校园吗?”他倒好,说:“我就不去了,你们自己去逛逛吧!我还得回宿舍跟室友联络一下感情呢!”然后我们就这样匆匆分别了。
记得早些年爸爸送我上高中那次,也算不上是第一次在校住宿,毕竟我是从小学就开始住宿的人,也有可能感性的因素作祟,竟然觉得那次的分别最难过。爸爸是那种很细心体贴的人,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替我办好,大到帮我挂蚊帐、铺床,小到去外边超市帮我买牙刷、杯子、镜子……那天下午还陪我坐了很久了。在他转身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就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大哭起来。那一刻,特别希望父母能待在家里,至少放假回家有盼头能看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