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由日本相声演员、同伴入船亭游京写于4月16日,重庆。由中国海洋大学日语系同学友情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80天旅行。谢谢!
(接昨天)喧闹的声音是从桥下的屋子传来的。里面正在演京剧,是这个地方的京剧。(注:是川剧。)
进去一看,演员里面没有一个是年青人,连小孩子的角色都是把脸涂得白白的阿姨扮演的,就像是寺山修司的世界一样,让人生惧。(注:寺山修司是日本著名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田园之死》、《上海艺人娼馆》等)
观众席里也是一个年青人都没有。
品茶区的桌子(摆放位置)很考究,观众席里摆放着高脚小圆桌,上面摆放着茶具之类的东西。
伴奏团不行,连幕布都没有,在下面看的清清楚楚。铜锣、铜钹、2把胡琴。敲锣的那个老大爷嘴里“派恰库恰、派恰库恰”不停地数着拍子。
感觉有什么声音从后面传来,回头一看,吃惊的发现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在看视频,连耳机都没带,环境很是嘈杂。
连后台都能看得见,穿好戏服的演员从后台出来,在伴奏团的后面走来走去。
最前面的那位阿姨是观众?时不时的上台给胡琴拉的很糟糕的大叔送茶喝。胡琴大叔不喝,她非要他喝。
这时舞台上有一个老大爷死了,转换场景,落下了帷幕,演员收拾道具退场,“死去”的老大爷也起来来帮忙。
"死了"之后,观众也开始陆陆续续走了。
不过演员喊道“还没结束呢!”大概是有常客在入口的地方挡着门的缘故,观众们都回到了座位。
(接下来)好像是复仇的情节。
刚刚那位这里的常客吆喝着喝彩,他还想强迫其他的观众都为演员喝彩,大家都没响应他。
这位常来的大叔一边嘴里嘟嘟囔囔地发着牢骚,一边观众席里走来走去,真是耽误大家看戏。在一阵激烈紧张的场景结束之后,拉胡琴的大叔抽了一支烟,
反正我是看得一清二楚。。。
超赞的戏剧,应该是当做一种民间艺术被保护下来的,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我是完全看不懂讲的是什么,同行的大学生们看起来也是听得一知半解,据说是一个以唐代为背景的故事。(注:剧名为《唐玄宗与杨贵妃》)
这个角度看到的后台。真是不理解,这儿为什么要摆着一个人体模特。
捣年糕。
我第一次看到他们使用的杵,外面是糯米皮,里面是酱料馅儿,非常好吃。
长江。
学生们带我们去参观他们学校—四川外国语大学。
图书馆。汉语的发音跟日语“図書館”(toshokan)很相像。(注:这个词的日语的发音是由中文来的。)
没有放伞的架子。
看这个大屏幕可以确认接下来上课的教室。
英文字母的纪念雕塑。
走近一看……用日语写着《枕草子》(注:日本平安时期宫廷作家清少纳言写的散文集)。
巴贝尔塔。
(学生们)在雨中跳舞。
校园分为上下两个校区,中间的楼梯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通天之道”(pathway to the clouds,因为坡度高,又被学生们叫作"踩云梯"。)。
(前面)一个男生,四个女生,的确是女生多啊。
这可不是社团活动招募,而是老师讲座的宣传!
(几位同学)送我们到地铁站。学生们真是十分贴心周到,我回想起来深感惭愧。
去车站的途中司机去加气。
再见啦,重庆!
今天,依旧是卧铺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