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最后写道: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提到的就是唐朝在帝国边疆设置的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提起都护府三字,往往能让国人感到自豪。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都是设立都护府的典型时代,代表着强汉盛唐的绝对实力。汉朝时最有名的都护府是汉宣帝时设立的西域都护府,首任西域都护是郑吉,曾大破车师国,招降日逐王,威震西域。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后改称西域长史府,一直延续到曹魏、西晋。
隋虽统一天下,但未能控制整个西域,至唐朝时期,国力强大,疆域空前辽阔,自唐太宗时期至武皇当政,先后设立了安东都护府、东夷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昆凌都护府、濛池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南都护府等九个都护府。从武皇当政到唐玄宗时期,九个都护府剩下了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府,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
都护府:抚慰诸藩,辑宁外寇
“都护”,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所谓的“都”,就是“全部,总”的意思,“护”是“护卫,保护”的意思,“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
都护府负有“抚慰诸藩,辑宁外寇”之责,进而稳固唐朝的统治。在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中,都护府地位最高,次为都督府。
都护府作为(羁縻)都督府的上级机构,通常会管理多个羁縻都督府,多个羁縻州(实力较强的属国和部族设都督府,较弱的部族设州)。也有设羁縻都护府的例子,如在西突厥的设置的昆凌、濛池都护府就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昆凌都护府治所则就在李白出生地的碎叶城。
唐朝的“都护府”也是有分级的,分为大、上、中三等,管辖范围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动。比如最有名的那个安西都护府初设时,级别为“上”,后又升格为“大”,在170余年的设置历史中,大致在“上”“大”之间反复变动。
唐朝的都护府根据辖地的实际情况,管理体制并不完全一样。如安北、单于、北庭、安南都护府都下辖州县,与内地州县相同;而安东、安西都护府,则与汉朝都护府相似,采取军事庇护的形式,让辖区内的部族沿用自己的习俗进行管理。
唐朝六大都护府中安东都护府,控制辽东、辽西和朝鲜;安南都护府,控制岭南(包括越南北部)、云贵;安西都护府,控制天山以南地区;北庭都护府,控制天山以北地区;安北都护府(燕然都护府、瀚海都护府),管辖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单于都护府(云中都护府)管辖内蒙古高原一带。
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的“双子星”。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以高昌国王麴文泰勾结西突厥阻断丝绸之路为名,遣大将侯君集率军进攻高昌国,麴文泰死,其子麹智盛开城投降。高昌国灭后,唐朝便在故地创设安西都护府。第一任安西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高祖女儿庐陵公主的驸马,曾经率军讨平薛延陀汗国。
唐高宗时期唐朝疆域达到了顶峰,《新唐书》记载,安西大都护府以下,除了安西四镇之外,还有十六个都督府、辖七十二个羁縻州。
安史之乱后,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力大减,郭子仪侄子,面对吐蕃的强势猛攻,大唐守边将士誓不投降,郭子仪侄子,受命巡抚安西等地的郭昕誓死捍卫大唐领土,遣使者去长安告急,此时已经安西已与长安失去了近十六年联系,唐德宗才知道安西都护府竟然还在大唐手里,遂任命郭昕为安西都护。
随着北庭都护府的沦陷,郭昕坚守安西都护府最后阵地龟兹,用生命最后一刻守护了大唐最后的荣光。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大唐安西都护府共存在约170年。
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便是武则天时期设立的,主管天山北麓地区,它兴于一座城——庭州,曾是西汉乌孙国、东汉车师国后王的故土。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西突厥降将阿史那贺鲁纠集了反叛唐朝。第二年唐朝军队首先大败跟随叛乱的处月部。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再派大军镇压叛乱,到公元658年,唐将苏定方、萧嗣业率大军长驱直入攻取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俘获阿史那贺鲁,将他押往长安,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前祭告,赦而未杀,唐朝的版图在高宗李治的统治下达到顶点。南宋陆游就曾写“东阁群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叛乱平定后,唐显庆四年(659年),设置了金山都护府,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共历时44年,最终被北庭都护府取代。
武周长安二年十二月(公元703年),女皇武则天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北的西突厥十姓部落,后升级为北庭大都护府,在地位上实现了与安西都护府的平起平坐,整个西域由二都护府分治。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掀起了安史之乱。为了平叛,唐廷抽调安西、北庭的精锐回援,使得边防空虚,吐蕃人趁火打劫。随着唐朝的衰落,二府与长安的直接交通也被迫中断,成为孤军。
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与葛逻禄联军攻陷北庭都护府。北庭最终为回鹘所有,庭州被改名为别失八里。从公元703年设置至790年陷落,北庭都护府共存续87年。
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重要军政管理机构,属上都护府,其长官为安东都护,正三品。所辖区域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
自西晋内乱后,中原地区陷入动荡不安的大乱局之中,高句丽乘势崛起,成长为东北亚地区的一方霸主。从隋到唐,从隋文帝到唐高宗,两朝四帝都致力于对高句丽作战。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唐高宗趁此时机二次发兵。唐高宗总章元年(668),灭亡高句丽,在其故地建立安东都护府,东北亚纳入大唐帝国的掌控之中。
大唐安东都护府首任都护便是有名的薛仁贵,在唐朝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建立了赫赫军功“威震辽海”。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安东都护府废止。其辖区东北部并入渤海国,西南部并入卢龙军节度使。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公元926年渤海国被耶律阿保机所灭,改为“东丹国”,982年,辽朝撤销东丹国,改隶东京道,原来的渤海国被正式纳入进了辽朝的版图。
安南都护府
唐朝建立之初,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隋末十八路反王中的梁国日南太守李皎归降,唐王朝至此控制了整个交州地区,设立了交州总管府,两年后,又改为交州都督府。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交州都督府又被改置为安南都护府,为岭南五管之一,都护则由交州刺史兼任,治所宋平(今越南河内)。
安南都护府其管辖范围北至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和龙州、宁明、防城部分地区,西界在越南红河黑水之间。
唐朝时崛起于苍山洱海之间的南诏才成为了西南地区“小霸”。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皮罗阁统一六诏建国,不断向外扩张,自唐玄宗起唐朝与南诏进行过三次战争,可并未取得胜利。南诏数度自西北方向攻入安南劫掠,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南诏军队更是占领了安南首府大罗城。
直到咸通七年(867年)唐朝才收复恢复旧治,开始采行藩镇制度进行统治,安南都护府遂被改置为“静海军节度使”,以节度使兼领都护。从名称来看,衰弱的唐朝,希望四海蛮夷降伏效忠,沿海地区宁静祥和的美好愿景。
安北都护府与单于都护府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对外奉行“远交近攻”之策,交好西突厥,而对东突厥则采取隐忍防御的策略。
武德九年(626年),东突厥兵临渭水北岸,威胁长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与颉利可汗对话,双方在渭水便桥上斩杀白马重新立盟。虽然解除了危险,但此事让李世民引以为耻。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派李靖统率十万大军进攻东突厥,前锋主将苏定方夜袭东突厥,亲手生擒了东突厥可汗。
自贞观三年(629)至永徽元年(650),唐王朝相继击败北边的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车鼻汗国等敌人,在征服的土地上设羁縻府州,任用各部落首领为诸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
在漠北铁勒诸部地区设安北都护府(燕然都护府、瀚海都护府),在漠南突厥诸部地区设单于都护府(云中都护府)。在两大都护府的管理之下,大漠南北安定了30年之久。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从诗中可知,他是去见都护的,就是指公元663年唐朝在漠北地区设置的安北都护府,管理北方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当今的蒙古国和俄罗斯的部分土地。
单于都护府跟安北都护府一开始各自有管辖的区域,后安北都护府一直内迁,名称也随之改来改去,会昌(唐武宗)五年安北都护府改为单于都护府,而原来单于都护府就没了,早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时就并入了安北都护府。
最后历史君说:
唐朝的强大,不是靠吹嘘出来的,而是靠打出来的。各个都护府设立和废置,一时多少英雄豪杰,其历史最令人荡气回肠,为了国家安宁,无数将士男儿在边关挥刀鏖战,抛头颅洒热血,换得家国安宁,古今皆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