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会走了更让人操心,自家小宝现在就是这种状态。到处跑,到处翻东西、丢东西,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
小伙子现在挺爱发脾气的,看中的东西拿不到立马就哭了,还给脸色、摔东西、拍桌子。真是小祖宗。
宝妈天天被整的没脾气,时不时嘴里在唉声叹气的。
有时候我也在嘀咕,这娃子脾气怎么这么大?负面情绪这么多?去制止他对不对呢?
有时候我也期待小宝情绪稳定一些,不随便哭闹发脾气,做一个勇敢坚强、大方和谦虚的孩子。
但是我的所思所想真的对吗?今天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下大部分都是文章中的内容,这里是复制过来的。通过学习文章中的内容,帮助我解开了现实中的困惑。
实际上每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就是阻止孩子,“不许哭、不许发脾气、别害怕”,希望通过这样的管教方式来让孩子获得控制情绪的能力。
但是,有的人这样说: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 就应该让孩子有足够的机会把负面情绪展示出来。
换句话说,负面情绪对孩子情绪能力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
换个角度看待负面情绪,就能发现其积极意义:
1、负面情绪发生的时候,正是孩子情绪认知的大好时机
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是一种本能的情绪,无法完全规避,没有人会永远一直开心快乐,无忧无虑,既然无法避免,就得正视它的存在,学会和负面情绪打交道。
情绪能力发展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认知情绪,我们对孩子积极情绪的引导几乎是无师自通,但是对负面情绪的引导,大多是靠制止和压制,这就使得孩子在自己发怒、伤心的时候,内心是混乱的。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各种负面情绪经常会混合出现,比如生气的时候,不单纯是生气,还会有伤心、害怕夹杂在一起。
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认知每一种负面情绪,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孩子需要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自己会出现伤心、害怕、生气或害羞等负面情绪
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比如会流眼泪、胸前闷闷的、想要大喊等
如果孩子具备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就能获得审视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也就说能读懂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生气,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不急着给孩子压下去,堵回去,以获得表面的平静,换种思路,告诉自己:这是训练孩子认知负面情绪的大好时机啊,别错过。
2、负面情绪的出现,给孩子提供了情绪表达的实战机会
抱怨孩子哭闹起来没完没了,经常哭闹、发脾气打人摔东西等等,其解决办法离不开两种方式:一是和孩子进行生气、伤心等场景演练,二是在生气伤心真实行为发生时,运用正确的办法解决。
不论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让孩子多次重复地面对负面情绪,不断积累“战斗经验”。
如果不许孩子哭、发脾气,孩子就很难获得真实有效的实操经验。
儿童主要是从各种关系情境中学习情绪,为了适应社会和心理健康,有些重要的经验是可以让儿童获益的------《发展心理学》。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喜欢摔东西,我们如果只在他不发脾气的时候告诉他,不能摔东西,多半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来说,“知道”和“执行”之间隔着千山万水,所以下次他发火的时候,还是会摔东西。
那该怎么办呢?就如同前面说的,设计几个和生气有关的游戏,在游戏里引导孩子做出正确表达生气的举动,比如跺脚,双手抱臂,把这几个动作做熟练了,然后等待真实发脾气的机会出现,检验孩子是否掌握了这套动作。
如果没有负面情绪的真实场景出现,理论教育成果和游戏演练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而且尽可能地,让孩子把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出现的负面情绪都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样就能有足够多的训练机会。
当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以后,即便每天都大部分时间都见不到孩子,我们也能预估孩子的情绪行为。
如何利用负面情绪,提升孩子的情绪能力
1、多和孩子讨论情绪
有能力谈论情绪,意味着儿童能够对自己的或是别人的情绪有一个客观的看法,这个能力在儿童期会不断提高-----《儿童发展心理学》
讨论这个方法的前提是我们认为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可以被接纳的,只有遵守这个前提,孩子才愿意和我们讨论,否则孩子会认为我们又要“批评、教育、指责自己了”。
如何和孩子正常地讨论负面情绪呢?就拿最近我和儿子之间的一次谈话来举例吧。
前几天我给儿子提议买个自行车,然后把辅助轮卸掉,让儿子学骑自行车,我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我不要自行车,紧接着就发脾气哭起来了,我琢磨了一下,明白他应该是害怕卸掉辅助轮,怕摔倒,怕自己骑不好,因此产生了恐惧、担忧的情绪,但又不想直接说出来,所以用发脾气、哭闹的形式展现出来。
我当下的做法是,接纳并说出孩子的情绪:你现在很生气,又有点伤心,我猜想你是害怕卸辅助轮对吧?担心自己会摔跤,我明白你的感受了,那好吧,我们先不买了,等你准备好了, 我们再去买。
到了晚上,我刻意挑选了一个和卸掉辅助轮有关的绘本《小兔汤姆系列:汤姆学骑车》给他读,读完以后顺势和他讨论今天发生的情绪事件,讨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让他回忆今天发脾气哭闹的原因,确定是和卸掉辅助轮有关生气哭闹的时候,他出现了哪些行为(他有推我的行为),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大人也会有这样的情绪。
第二天,儿子突然主动要求去买自行车,并卸掉辅助轮,并且说自己不那么害怕了。
当孩子能够直面自己的负面情绪,搞清楚负面情绪的起因结果以后,自我调节的能力才会提高。
除了孩子自己的情绪事件可以作为讨论对象以外,家长也可以经常给孩子分享自己遇到的那些不开心的事情,自己是如何感受这些情绪的,最后又是如何处理的。
在讨论中,孩子潜移默化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也是有技巧应对的。
2、父母成为合格的情绪参照标准
儿童最先在家庭中学习情绪,父母传达情绪经历的方式,以及父母回应儿童表现情绪的方式,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在发脾气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和我们如出一辙,比如大喊大叫,威胁性话术。
这不难理解,因为孩子学习了我们对待他们发脾气、哭闹时候的做法,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模仿生气是什么样子呢,伤心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在培养孩子应对负面情绪上,没有特别高深的技巧和快捷的方法,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父母做好情绪参照标准。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说:你的这个行为让我很生气,或者我现在很生气,我感觉自己要爆炸了(正确的情绪认知方式),我需要冷静一下,坐在沙发上深呼吸(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当我们伤心的时候,要说:我现在很难过,因为什么什么事情,你能来安慰安慰我吗
当我们害怕的时候,要说:我有点害怕,你能抓住我的手吗?这样我就不那么害怕了。
孩子听到、看到我们表达、处理情绪的方式,也参与了进来,这是一种非常真实有效地学习,久而久之,这种方法就会内化到孩子的行为里了,他开始复制你的做法。
不论是孩子的负面情绪,还是家长自己的负面情绪,都可以成为提升孩子情绪能力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