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八点的北京,公交站和地铁站是汇集人群最多的地方。
你会看到人们排成很长很长的队伍在翘首期盼着,终于,车来了,大家蜂拥而至,瞬间挤满了整个车厢,运气好的能有个座,运气不好的站着不说,还有可能连放脚的地儿都不够,只能被身边的人群簇拥着站立。即便是这样,还会有人陆续上车,他们好像成了变形人,因为不管多小的空间都能努力把自己塞下。当实在挤不下一个人的时候,车出发了,那一张张映在车窗的脸,似乎透露着烦躁和无奈,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他们大多是初到北京的北漂一族,因为便宜一般会选择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租住,当然这种地方居住的人也非常多,所以一到工作日的时候,早晚高峰期的地铁和公交站都重复上演着上面的一幕。
然而这只是苟且的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在哪个城市,不管你做着什么样的职业,你都会经历让你煎熬的困境,无法摆脱。如果你带着痛苦的心情去度过这样的日子,你可能很难快乐,所以你需要知道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内心的安定,这样你就能在苟且的生活里活出你的诗和远方。
让我们先追溯一位距今将近千年的历史人物——苏轼(字东坡)吧,看看能成为全民“千年偶像”的浪漫文人,是如何在困境中活出意义的。
苏东坡入仕之初,正是宋仁宗当位,彼时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不久神宗即位,为改变现状,大力推行王安石的变法政策。因为感到变法太过激进,苏东坡大胆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不料因为没有皇帝的支持,被贬到杭州,官任杭州通判。不久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他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的悲惨生活现状,似乎忘记官场不得志的不快,开始担忧百姓的疾苦。他在杭州修水井,密州捕蝗虫,率领民众抵御洪水,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认为他是名副其实的父母官。
除了为百姓做事,他自己的生活也乐得其所,初到杭州便作诗一首: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他尽情和朋友、家人享受南方的秀丽风光,甚至把杭州当成了第二故乡。以至于18年后因为种种原因又回杭州任太守,他还为西湖的美景作了一首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雾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到了公元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因为朝廷小人的陷害,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此案几乎要置苏东坡于死地,但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候,他从前的政敌王安石救了他一把,使他免于死刑,然后继续被贬黄州,任没有实权的小官——黄州团练副使。
一个曾经高高在上,敢和当朝宰相叫板的士大夫却因为个性太过天真而被贬成卑微的小官,苏东坡几乎心灰意冷。 为排解心中的郁闷,他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名垂千古的佳作《 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抒发他谪居异地的真情实感。他还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在这时起的。
如果说杭州的美景是苏轼的慰藉,黄州的赤壁山给苏轼带来了巨大的创作灵感的话,那么偏远闭塞的海南儋州也许真的是他生命中最难以熬过的黑暗时光了。
公元1097年,已经六十二岁高龄的苏轼坐着孤单的小船来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此时对于他来说更大的打击,是与他心心相惜,精神契合的伴侣朝云已经去世。
然而骨子里的豪放和洒脱依然给了他超凡的生活斗志。
在儋州办学堂,介学风,以致很多人不远千里慕名来向苏轼学习。经过一番开拓和耕耘,这里终于出现了海南在宋朝的第一个举人。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纵观苏轼的一生,从政40年,他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所有的苦难,如果没有天生乐观的心态,悲天悯人的情怀,挥洒自如的才华,很难想象,他如何坚持下去。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个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好似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而苏东坡对弟弟子由这样评价自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不好认。”这是一种多么笃定的心境。
他的一生,就像他的那首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论生活需要多么地苟且,他的内心永远存着一方净土。
当然,苏东坡是千古奇人,他的成就和境界恐怕今人很难达到了,我们作为普通人,虽不必有他那样远大的人生理想,但也应该学习他那种豁达的精神。因为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有苟且活着的时候,所以要保留心中的净土,即便遇到困境,也能坚持下去。
那么如何保留内心的净土呢?
阅读,让书中的知识丰富你的内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好的文章有好的道理,好的生活经验,是作者走过许多弯路才得出的结论。
年少读李白,感受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读杜甫,感到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读白居易,感叹他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伤感。
长大了读《红楼梦》,这本耗费曹雪芹一生心血的巨著,人生的很多道理都在其中:关于仕途,充满太多变数,今天是朝廷重臣,明天可能是阶下囚,人心的变幻和官场的莫测都无法琢磨;关于财富,没有永恒的富贵人家,你羡慕人家的钟鸣鼎食之势,哪想到有朝一日他们也会羡慕你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却内心无忧的一生安定;关于爱情,多少人喜欢你,多少人爱过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几个人真正的懂你;关于……太多了,不胜枚举。
旅行,让路途的见闻开拓你的视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是寻找内心诗和远方的一种方式。
出去旅行是身体的远行,是让你实现知行合一的时刻,使你曾经在书中的感悟有了进一步升华,甚至会刻在你的骨髓里。
当我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弗伦罗萨老宫的精美装饰时,我想着这里曾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当我看到罗马万神殿中天才的艺术家拉斐尔英年早逝的墓时,我内心涌现的是那么多的惋惜和仰慕;塞纳河畔的荣军院埋葬着曾经所向披靡的法国总统拿破仑将军,而不远处的凯旋门却没有迎来战胜而归的他,滑铁卢战役让这个英雄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我感叹,没有常胜的将军,曾经多么繁华,就可以有多么落寞,所以人生不需要什么都拥有,平安和快乐就足够了。
运动,让健康的身体承载你的思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读书和旅行是对内心的修行的话,那么运动健身就是对身体外在的锻炼,保持良好的状态,让身体和大脑都正常运转,更能保证你内心的健康。
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群众,在这个世界生存,要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就是先苟且的生活;但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苦中做乐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前面说的旅行健身等,并不是一定要达到一定的物质基础才可以做的,当你有了小小的基础就可以选择边生活边提升精神层次的需求,用提升到的精神去指导你的行动,你才会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今年热播的综艺《乐队的夏天》就让我看到了一群努力生存却又努力在音乐中寻找诗和远方的人们。他们不一定在物质上多么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一定无比富足,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并为此奋不顾身,不惜一切。
我想等他们年老时,他们一定会说:我这一辈子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是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活着的。
无论是谁,你都要努力保留内心的净土,因为它能让你在苟且的生活中也会拥有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