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回了一趟湖南老家,从老家亲戚朋友对的孩子教育方法使我想到:穷养富养不如教养。从她们的孩子目前的形成的行为习惯中,我发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她们都是农村的,没有读过多少书,而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各自不同的方式,因不同教育方式而形成孩子不同的的习惯性格。因为从孩子的行为性格中就折射出父母的教养差异——因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话是正确的。
首先说一说丽萍家的三个孩子吧,丽萍出生农村初中文化,老大今年15岁在读高中了,老二12岁,老三10岁,丽萍因为家庭因素影响身体不好,有人告诉她去学习传统文化来调节自己的心情,使自己的健康得到了改善。孩子们也在妈妈的影响下,跟着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并且在学校的成绩都不错,家里的家务活三姐弟轮着干,今天洗碗的明天就扫地,给爸爸洗鞋洗袜子赚零花钱,储存起来买学习用品,从不乱花钱,上学的时候书包里带着方便袋,回家的路上捡饮料瓶易拉罐回家,存在一起卖钱买学习用品。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再读《弟子规》《三字经》。这么懂事乖巧的孩子都是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中成长的,让人看到就很欣慰。
这是丽萍家的老二吃完饭了就主动扫地。
英英出生商人家庭,因为家庭比较富裕,在家很少做家务,婚后有一儿一女,儿子十岁,女儿五岁俩个孩子也很聪明不错,就是自立能力不够,对妈妈的依赖性太强了。没有妈妈就不行,女儿小时候早上学非要妈妈送,晚上洗澡非要妈妈洗,妈妈如果有事不在家,孩子会哭到妈妈回来。这也是妈妈在教育上的引导失误,对自己的生活界限不清,不懂得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完成的,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包揽了,所以使孩子缺少了锻炼独立的机会,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思想,这样的孩子不仅让父母很辛苦,还影响孩子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艳艳,是二个宝宝的妈妈,大的三岁,小的不到一岁,因为在外地做生意,不能一下照顾二个孩子,就把孩子轮着带走或留一个给奶奶。孩子在0-3岁时是建立安全期的时候,当妈妈一时出现一时离开的生活里,心理受到影响,现在该上幼儿园了却不愿意去,每次都会哭的很伤心。早上送他上学时他说要去奶奶家,晚上奶奶打电话给他,他听都不听。当和弟弟在一起的时候,会嫉妒会吃醋,孩子的这种状态使艳艳感到很痛苦又无耐……
娅丽也是农村出生,初中文化,现在是二个宝宝的全职妈妈,大宝四岁,小宝二岁多,完全是娅丽一个人带,也许是有弟弟的缘故吧,大宝两岁时就会自己爬上床睡觉,睡醒了自己起床也不会哭不会闹,现在四岁的大宝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还会把自己的鞋放回鞋架上,会自己收拾玩具,还会和邻居说:“弟弟不听话,妈妈一天好辛苦的”。上幼儿园了,大宝想妈妈送他去,妈妈告诉他让奶奶送他去,妈妈还要带弟弟,大宝就会很乖的听话,自己下楼去找奶奶送他上学,还要跟妈妈说拜拜。相对小宝是调皮一点,除了睡觉和看手机,他就不会停,有时候睡觉会自己爬上床睡觉,有时候就会要妈妈抱着睡,独立性很强,不会总是粘着妈妈不放,使见到他的人都忍不住要抱一下他。
这是二宝在看手机
两个宝宝这么乖巧,这和娅丽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娅丽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她不会直接要孩子去干,而是对孩子说:“书晨妈妈需要你”,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妈妈心中的重要性,这也使孩子有一种需要呵护妈妈的责任感,所以娅丽每次叫孩子做事的时候,都不会被孩子拒绝。当孩子有时候任性的时,娅丽会对孩子一直都是教育引导,跟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妈妈为什么不允许你这么做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任性中会带来那些好与不好的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爸爸下班回家了,娅丽会教孩子给爸爸拿鞋倒水,告诉孩子爸爸赚钱很辛苦的;而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爸爸也会去配合哄孩子,告诉孩子妈妈一天很辛苦,教孩子听话,所以在孩子的心里从小就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会在逛街的时候闹吃闹买玩具……
还有一个玲玲,是二个宝宝的妈妈,因为玲玲父母离异,是和奶奶长大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就显的有许多不足。再加上玲玲自己现在也离婚了,可能是内心在对爱的感觉不是深的缘故吧,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引导孩子,怎么去爱孩子了。孩子很聪明,说话有时候让大人都无法反驳,但是孩子在十岁左右应该是纯真无暇的,可是他却充满了负能量,在心理上的异常总是让其他的家人担心。
孩子在姨婆家玩,在玩玩具弓箭的时候用箭射到了表妹的眉骨,姨婆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呢?要是把妹妹的眼睛射瞎了要你赔的哦。他的话让人听了很揪心“我下次就把她的眼睛射瞎了,我把眼睛赔给她,然后我就去死”……“死”的这个话在他的嘴里不止一次说出来,而玲玲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怎么教育孩子她也不知道,外婆的话孩子根本就不听,甚至顶撞外婆,把外婆气的不行。……
最后的这两个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去广东打工去了,当他们还只有一个月大的时候就是奶奶在带他们。而奶奶有一个在儿子身上没有实现的心愿——上大学,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奶奶在对儿女的梦想破灭后,就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奶奶没有读过书,只是知道读书是孩子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为了能够使孩子读大学,从儿子到孙子奶奶是从不让他们干家务活的。奶奶在带孙子的期间,自己也不去种菜了,有人问奶奶怎么不去种点青菜自己吃的时候,奶奶的回答让人很感动:“青菜值几个钱?人是最重要的,把他带去地里给蚂蚁咬了怎么办?给太阳晒多了不好;你在干活让他在那里哭呀?哭多了不好”……所以奶奶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孩子们的身上。用奶奶的话说“孩子比什么都重要”。奶奶对孩子的爱可以说在当地是没有的,甚至在农村没有谁家的孩子会有如此的尊贵,能够获得如此的厚爱,孩子要什么奶奶就买什么,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除了给钱,最多的教育就是要孩子多帮奶奶干点活,所以孩子们对奶奶的感情胜过父母这是无可厚非的。
这是国庆节的时候,二孙子回家给奶奶浇菜淋大蒜水。
这是二孙女的成绩单
奶奶有三个儿女,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一儿一女,在奶奶带的这三个孙子三个孙女中,大孙子没有完成奶奶的心愿,高中没毕业当了二年兵,退伍之后在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大的孙女现在是老师。二孙子实现了奶奶的心愿读完大学还在读研究生,孙女在读技校,学习也不错,每次学校的技能比赛都能够得前三名。女儿的孩子大的现在在打工,外孙女在读卫校。
从这几个家庭孩子的成长中,让我看到了“穷养富养不如教养”的事实。真的就是——做父母的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自己先要学习有出息的知识来正确引导孩子。“一个好母亲胜过一百个好老师”这话是有道理的……
蒙台梭利曾经提出:怎样让孩子的学习不那么辛苦,又能轻松学到知识。从这几个家庭教育的例子当中让我看到:言传身教和让孩子多动手,是孩子学习知识最快最轻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