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欢情中有两部书总被反复提及,连《红楼梦》里面的宝黛情缘都少不得来一章“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百年戏台上,咿咿呀呀从古唱到了今。
西厢,牡丹,那是深墙高院里的绮丽,男欢女爱的缠绵。
《西厢记》里,低眉垂首的莺莺月夜过了西厢去,云收雨散,可想过终身?
《莺莺传》、《会真记》里莺莺身比草贱、命比叶薄的结局才是现实里事情不忍直视的真相。才子文心手痒,似乎被莺莺堪称卑贱的下堂命运刺激的微微不安,特意去重新铺排演绎,硬生生把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文饰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把出身平民的“莺莺”安置了“相国千金”的身份。
试想,没有“相国千金”的头衔,没有老夫人当机立断的逼赴春闱,日久生厌后,莺莺的命运恐怕就像月夜绣鞋上占的夕露一样短暂了。年纪越大,越理解《西厢记》里老夫人的做法了。老夫人在拷问红娘问出私情后,当机立断让张生赶紧上京赶考,理由是“我崔府三代不招白衣婿”。现在看来,这真是有大智慧才能做出的事情。一则来及时分开两人,避免天长日久弄出珠胎暗结;二则避免时间长了,张生新鲜感淡去,不再把莺莺放心上,有即便金榜题名也不复迎娶,从这一点来看,崔老夫人绝对非常了解男人!《莺莺传》里莺莺就缺少这样有魄力有决断的母亲为她掌舵护航,这也是现实里“莺莺”的悲哀,缺少相国府的家世背景,自然也就没有一个可以审时度势的“相国夫人”母亲。
《西厢记》里,张君瑞金榜得中,帽插宫花,打马御街,春风得意,不忘旧情,昔日“幽期密约”终于“明媒正娶”,热热闹闹洞房花烛,戏台上都是这么演的,读书人看戏人都沉浸在月圆人圆的富贵理想里。
循着《西厢记》的风月溯游而上,却是一本人物、事件、结局都龌龊,读之凄然的《莺莺传》。
才子依旧是那个才子,佳人也还是那个佳人。只是,佳人没有相国千金的身份,才子没有金榜题名的主角光环。莺莺情到深处的自荐枕席或许安慰了籍籍无名、肾上腺激素蓬勃旺盛的年轻才子,名落孙山之外落寞寂寥时,他也曾思念过情深意长的她,但后来他一边描绘莺莺闺帷之中“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一边表扬自己将这等投怀送抱、如褒姒妲己一样的尤物抛弃是有节操,这就非常无耻了!然而,这才是现实生活里血淋淋的真相!这样一来,稍有见识的女性都会读之警然,大大增加了才子们偷香窃玉的难度。因此,具有锦绣文采的才子们一个个来为这个本来不堪的故事描补几番,在原本的破布上织就双飞的蝴蝶、鸳鸯,落了弟的张生登了科,负了心的才子转了意,兴兴头头的金榜题名,热热闹闹的洞房花烛,相府千金与新科状元男才女貌,喜结连理,鼓乐齐鸣!不谙世事的闺中女儿读了,只以为这就是百年好合的爱情了,只以为会几句酸诗的才子都有金榜题名来迎娶她的那一天,完全忘记了“始于乱终于弃”的教训!唐才子游学四方蔚然成风,行程路上,到底有过多少类似的风流艳遇故事呢?有几家女儿得偿所愿?有几家女儿误了终身呢?她们是史书里不会被记录下来的人物,也没有人关心她们的命运和心事……
不过,也如《牡丹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感情之所以被称为感情,是因为它和理智是两回事。青葱的怀春少女,自然是贪慕多情少年的,即使最终情深缘浅了,依旧与有荣焉。爱情这东西,本来就很玄乎,很微妙。在爱情里收的伤,都是内伤。外表完好无损,没有青紫,没有伤痕,没有流血,但自己知道,内里支离破碎,一地狼狈,不能收拾。
真希望每个人的爱情都能像《西厢记》一样有钟鼓齐鸣的大团圆结局呀!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是相国千金,多少《莺莺传》是先天不足、永远写不成《西厢记》的。年少轻狂的时候,总以为一切需要经营的爱情都将尸横遍野,以为要看条件的爱情充满铜臭,成长后才知道,不去经营的爱情里死伤更大,没有铜臭的爱情走不过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