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特色是用人物的动态成长故事来讲如何实践,非常接地气。同时关键的总结也非常简明扼要提炼出来。
I部分
WHY 为什么要定一个100天读33本书的数字化目标?主要是要量化管理,可以实现量变的第一个阶段。解决自己看书不持续,感觉不到习惯的力量。
好处: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形成一个态度需要3个月以上。100天读33本书的变成7个秘诀可以帮助任务分解,定时定量,每天做任务,每日有突破,通过每天做记录实现目标管理。
不这么做的坏处..不容易坚持下去,无法通过习惯养成复利效应。
HOW
1.找到让你心动的33本书。
2.早晚喊3遍口号,反复自我暗示,增强动力。
3.专门一个笔记本记录书目,页数进度和读书笔记。
4.坚持晚上读书一小时铁律。
5.坚持上下班各读书半小时。
6.工作前和午餐期间读10分钟名言录。
7.坚持平均每周读两本。
WHAT
这样方式是一种为了保持阅读兴趣,克服阅读惰性,实现持续阅读,建立阅读习惯的方法。
它适用于阅读难度中等的不求甚解的书目,适用于初学者宏观浏览,不太适合需要深入阅读的专业书籍和建立阅读体系。
A1
数量上
现在我读书数量上每周最多一本,平时有上下班在得到上每日听书的习惯,专用脑图本就是笔记本,但是在化为脑图输出时每周最多能梳理两本。在有书共读上有每周一本书的选择性阅读,思维课程的每日阅读,每周一本书基本没有脑图输出,思维课有每周五节课的脑图。国学课程有一个多月没有脑图输出了。
质量上
由于阅读工具书偏多,脑图输出起来比较有心得。不同的主题也有管理,需要有层次和系列化。
A2对应7个秘诀我应该给每周的任务在脑图输出上及时到位。这也是一个时间精力上的难点。
具体为了实现自己100天读33本书,我觉得自己可以灵活对待,在保持现有习惯基础上把每周的课程类,听的微课类只要有一张脑图输出,就可以算作是一本,作为记录。
1.按照现有情况,我把各类输入从数量上进行分类,争取把有书共读每周输出一张,得到上的主题类一张,思维课一张,其他微课一张。
2.质量上,需要加强一手资料,纸质书类阅读,争取两周精读一本书并做脑图。
3.名言录是个自己需要去找个专门的脑图空间进行梳理的,可以用视觉笔记的方式让其增色。每天10分钟,并大声朗读五分钟,尽量能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