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一点关于生涯的知识,想来讨论一点内容。
有的人只是片面的把“生涯”跟“职业”联系起来,实际上职业生涯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那些重大一点的选择,诸如选大学,选城市,选职业,选伴侣,……以及再过些年的为孩子的考虑。实际上都可以算作是生涯的选择。
而那些平常一些、微小一点的选择,例如是否加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学生组织,例如是否前往、选择一个什么类型的活动,要不要拿钱做一些学习上的投资,而不是简单的消费?……诸如此类亦可以算在内。
因为它们至少伴随两个问题:
1.我可以做什么——能力
2.我想做什么——期待
如果再多一个,就是:
3.我以什么样的状态去参与这一切?——内心的能量与声音
而这第3个问题,也是容易被忽视的,放到《生涯四度》的理论里,叫做“生涯温度”。生涯温度是我最近常常思考的一项。
因此在目前自己的各种选择里,你感到快乐/幸福吗?
一、
前两天有一位老哥,入职后正式工作第一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心态爆炸,想离职了。然后下楼走了几圈,半夜零点二十回来睡觉。然而第二天他还是去跑了离职,并没有继续尝试在这里做。
撤退之前,跟我多唠了几句自己的感触,说自己只是考虑过,能力如何,我哪里比别人强,但就是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究竟是不是适合、真的想干这个。
我作为听者,也只能无奈的说说,那就回家调整调整再寻思吧。
我印象中,刺猬的公众号里有过各种类似:工作了两个月,我辞职回去考了研……读研两个月,我滚去找工作了……
更多的时候,错路是可以尽量避免的。
二、
再前两天,跟人讨论到一个话题,关于有些男性在相亲中过度物化女性,以及部分女性在这个过程里也物化自己,这个污浊的现象。
给我看了一个人关于相亲的方法论,瞅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不管他在里面描述的再多么“科学”,我只关注到一点:这个人对于所有来自内部的情感需要只字未提。
大开眼界,原来有些人想过二人生活竟然连“凑合过日子”的程度都达不到,完全做成了“交易”——花钱“买”个在视野范围内最具“优势”的人,整一个后代……若是某天对方内心发现,扔下家庭自己跑路了,可就好玩了:世上又多了一枚原生家庭残缺的孩子,而这个伤害是他负不过来责任的。
想要出来混,先想好怎么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这种搭配也是“好”的,因为没有内心能量的人就该跟内心空洞的人生产后代,只有他们成为绝配,那些想要追寻内心的人才不会受到更多干扰。
三、
在稍微学习过一点,又有所思考之后,我自己总结了“生涯三大问”:自己是谁?自己想成为谁?自己在关注谁?
你的生命有10000种可能,你要塑造的那些可能,就在这几个灵魂拷问里。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还是做一个丢失内心的人,还是被一切外物遮蔽了的人,也是生涯的选择。
最后引用这句话: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活。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