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是从男神吴秀波的《不二情书》知道的,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讲述浪漫爱情故事的书,于是拿来读一读让我再相信一下爱情。
这本书不长,很快就能读完,故事内容倒也是简单,反而觉得陈建铭先生译本的序言倒是复杂了很多。
一个是在美国纽约的女作家,另一个是英国伦敦的书店经理,两人互通20年的书信,这本书就是这20年的书信组成的,然后附有两篇附录,再翻一翻附录,我觉得有必要再把这两篇附录读一读。
读完两个人的书信,其实不只两个人,还有书店的其他职员,德尔的家人都与海莲通过信。实话说我倒是没有体会到海莲和德尔两个人间的爱情,我只是感觉到一个爱书的人遇到一群很善良的人,而恰好这个爱书之人也很善良。他们发生的是让人感到暖心的故事。
不过我想可能是我所理解的爱情太过浅显,毕竟经历的少。我所想到的爱情或是爱的轰轰烈烈,冲破阻拦一定要在一起,没有对方生命就失去了意义;也或是两人平平淡淡,相敬如宾,有同样的爱好,彼此交流,两个人至少是相伴于左右。
读完却是让我有点失望,书中的嘘寒问暖在我看来是那么官方那么客气,倒有点让我们含蓄的东方人有点不习惯。
精神之爱。
两个人只是通过书信能一直延续着交流,所交流的内容大都是与书有关,在现如今好像不太可能,活了二十多年,我好像还真没有买上邮票去邮局寄一封信,看书的时候也会心血来潮的想象是不是可以找一个笔友互相聊聊,不见面,不加微信qq什么的,不知道能聊到什么时候。
书信很慢,两个人的交流倒是有了一些盼头,不比立马能看到消息的网络,它也许会让人更加认真的去活每一天,不然下次回信时好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就像是海莲会催德尔好好工作去找她所需要的书一样。至少在回信的时候会很认真吧,因为总不希望把自己巨丑的字迹展示给别人看,这样看来,对练字也是有好处的。
无法想象等待回信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