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 死亡如此多情
编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文 | 阿黎
①
我的主治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负责让你好起来,你负责好好吃药好好打针,等你出院了我送你一个小礼物,好不好?
那时候我十一岁,他五十多。现在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也早就退休了,但是他说的我一直记着。我相信每一位医生都是最干净的天使,是普通人的救星。
我注意到在这本书的众多案例中,凡是患者信任医者的,就唤起医者对患者更深的情意和责任,将心比心,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有制度原因,但医患双方修养缺失也是重要因素。
** ————以此为引**
②
这本书读完很震撼,像是冲了个热水澡。所有故事的结局都是死,八成死在肿瘤上。作为一个与肿瘤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年轻人,这本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地球不是圆的”——我一直信奉面对病魔要坚强、勇敢,要努力奋斗,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奇迹。但是书中的故事却多是“放弃治疗”、“放弃抢救”的观念。
第一篇《选择》中有两个小故事,一个是三岁的白血病患儿死于化疗并发症,一个是父亲放弃对艾滋病男孩的治疗。
读完第一篇的时候我突然就懂了:完美意味着高风险,意味着大缺失——有舍才有得。
- 真的很心疼、很心疼,让我想起了往事……
采访最后,他说:“后来,病房里来了两个类似的孩子,在第六个疗程的时候,我们没有上……”
读完第二篇让我明白:比无知更要命的是愚昧。不能从愚昧中挣脱,只能在愚昧里死亡。
阻止生命延续的真的是经济吗?只要回到户口所在地就能得到免费的医治,但是孩子家长却选择“不能让家人知道小孩生的是艾滋病”,为了这个所谓的尊严甚至要让三岁的儿子死在希望里,可悲啊!
我能预想到这个家庭的未来——妻子会被休掉、妻子不会去治病、妻子的亲爹亲妈会没脸认这个女儿。村里人会对她说三道四,人们会说她生活不检点,会把她当成怪物——但是她选择卖血不正是为了这个家吗?
一次错误的决定,毁了两个人的一生。珍爱生命,远离卖血!!!
无论我怎么劝他,怎么解释,孩子父亲都面无表情,淡淡地说,我们也没钱治,也不能让家里人知道,要不一家人都过不下去
③
也许是看了太多的“死”,第二篇《爱与情》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只有一篇文章。文末有一句话,让我重新认识了医生这一职业。
我一直以为医生见惯了生死定会不畏死亡、不惜生命,但他们的内心也很柔软。他们在讲述亲近之人的离去时也会面色沉重甚至哽咽难言。
- 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
“无论是病人、医生,还是普通人,假如接受的负面刺激多了,表面上看好像能承受,其实只是还没有出现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④
第三篇是《医患》。有平时所说的医患纠纷也有医患之间的信任。同样,有两个故事最为打动我:一个是患者去世后家属把患者打了一顿,后来主动道歉的;一个是艾滋病患者主动捐献遗体为医学解剖的。
第一个故事看似司空见惯,或者说时有发生,但是真的主动道歉的很少。能落到笔端的更少。
- 医院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中国的缩影。一个医院里上演着何种矛盾或感动,中国大地就有着同样的故事发生。这就是现实。
医院是社会的浓缩,社会中的人情冷暖我们都能体会到。
第二个故事很容易产生歧义——艾滋病人还能捐赠遗体,谁敢动手解剖啊?这不是在危害健康、报复社会嘛——而实际上,只有解剖遗体才知道患者究竟死于哪种并发症,才知道感染HIV病毒的患者需要规避哪类细菌。没有“为国捐躯”的人就不会有现今可控制HIV病毒的药物。这不是报复,是回馈。
- 第一次知道……
艾滋病病毒毒力要比乙肝弱得多,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
⑤
阅读最后一篇《坦然面对》似乎走进了佛门。这里有为自己设计葬礼的35岁女孩,有为了证明清白而自杀的官员,还有拿死亡当玩笑的婆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胸,但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平静。
官员一辈子忙忙碌碌勤奋清廉,最后在老家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实现自身价值后反观这一生,只后悔没能好好陪伴家人,没能让家更暖。
- 我们来到世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价值,也是为了感恩。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只是为了拼搏奋斗,还有更宝贵的东西在等着我们,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近而被我们忽视了……
35岁的女孩蓉,从小体弱多病,肿瘤广泛转移后开始策划她的葬礼。她不要黑白相片、不要沉痛悼词、不要亲友挥泪,只要笑。
她的照片是彩色的,穿着她最喜欢的衣服,如同穿着婚纱;她的悼词是轻快的,回味着美好,书写着快乐;她的送别是唯美的,有挚友为她诵读最喜欢的诗篇——
请让我,让我能从容地品尝这生命的滋味。
- 书读至此,终于看开了很多,很多……
我知道时间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知道医生有“偶尔是治愈,有时在帮助,总是在安慰”。
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死亡也需要被尊重。
⑥
- 我是青年人,我明白死亡不可怕,珍惜当下最可贵。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对许多人有益。无论医务工作者还是病人,无论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步入暮年的老者,都可以从书中汲取正确认识、平静看待死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