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成语时,听说了“纸上谈兵”,明白这是一个不太好的词语,说的是赵国大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贪功冒进,最终被围,40万赵卒被坑杀。赵括妥妥的负面典型,反面教材。
但,时至今日,当我真正了解了那段历史后,我发现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我要是赵括我觉得我也没办法,没准输的更惨!
此前秦赵两军对峙,老将廉颇坚守不出,固若金汤。秦军虽人数稍占优势,但也是没办法啃下这块硬骨头,这不挺好嘛,那为什么齐国国君要换掉老将廉颇换上毫无实战经验的毛头小子赵括呢?
赵王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要知道几十万大军每天的粮草消耗那是天文数字,而廉颇一守就是几年,几十万青壮年劳动力,几年不干活只消耗,几年下来使得赵国国内已无纯粮,已经到了花高价钱去买他国的粮食都很难买到的程度,赵国体量没有秦国大,赵国实在是耗不起了。
所以,再这样守下去,没有被秦军攻破自己就先饿死了,赵王没办法只能另寻他策,放眼全国,能拿的出手的,没准能起奇效的也就只有赵括了。就这样赵括临危受命。
我们来看看赵括是怎么做的,赵括心里很清楚:现在最重要的找准机会,速战速决。除此以外,自己手里根本没有其它选项。仔细想想自己也不是毫无胜算,听说秦军主将是一个叫王龁的小角色,名字听都没听说过,自己是真还没把他放在眼里。只要找准机会,发起猛攻还是很有机会以弱胜强,逆转乾坤的。
赵括放出眼线一遍一遍探查敌情,放出骑兵一遍一遍试探虚实,对着沙盘一遍一遍推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赵括逮到了个机会,有探子来报,北线敌军粮草已空。此时赵括灵光乍现,敌军主将大营在南侧,此时要是派军穿插敌军中路将敌军一分为二,将北侧敌军包围,北侧敌军必然军心涣散,一触即溃,然后再反手包围南侧敌军,尽数歼灭,战机稍纵即逝。事不宜迟,于是赵括当即帅军冲了出去,因为他要亲眼看看这是敌方诱敌深入的计策还是真的是天赐良机。他一路杀,一路追,发现敌方十几万一路上被杀的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完全是一副溃败的样子,心中想到,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演的,而且就算演戏有必要拿十几万士卒的生命作为筹码吗?于是放下心来,下令全军全速追击,并让后方军队上来形成合围之势。
然而,谁又能想到此时对面的主将早就换成了白起,白起早就知道了赵军的主将换成了赵括,也早就明白了赵王临阵换将,是因为已无余粮,赵括的战略重心就是:速战速决。甚至白起为了能让赵括进入自己的包围圈,不惜以十几万的士卒的生命为筹码,而且还让25000骑兵不带补给去切断齐军粮道。这手笔简直是大的可怕。更可怕的是当秦王知道了齐军被围后,拿出了赌国运的魄力,亲自来到河内郡给百姓封官进爵,征发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前线支援战事。
被围后,赵括不断组织部队突围,但此时粮道已被断,敌军已经在要隘处设置了18层防守,要突围根本就冲不出去,而此时队伍已经断粮,先是喝很稀的粥,之后挖野菜,然后杀战马,到最后甚至是吃死去同伴的尸体,饥饿、恐惧、绝望充斥在每个人的心里。
尽管情况如此艰难,队伍仍然没有哗变,没有投降,甚至士气都没有低落,赵括仍然能组织起队伍对秦军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冲杀,在赵括高操的统帅下,在赵军悍不畏死的冲杀下,20万秦军的人头被砍了下来。交战之地不露地面,千里之内血流成河。被围46天后赵括知道不可能有援军了,但他目光依旧坚定,穿好甲胄,拿上宝剑,带领士兵,再次冲杀……
我想要是我是赵括的话,我应该没有机会死在秦军手里,断粮的时候我估计就被自己士兵内刺了。赵括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