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现在来分享想下,对纸质书一些感悟。
我读了很多年书。因为一直在读书,等毕业出来工作时,属于大龄青年了,虽然是说这种爱读书仅仅是在上学的时候读书。但是真正到了工作阶段,读书也成了长情的陪伴。因为当时公司里面有个小型的图书馆特别好,老板会买最新的图书来给员工看,那个时候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如果哪天不看书,心里就会特别难受。
尽管你很美,但是我还是钟情于纸质书
近几年因为随着我们的手机还有电子阅读器的发展及普及,确实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包括我也是这样的。只要有朋友或者网络上有推荐读书,我首先就去如微信读书,京东阅读等,去看看有没有这个书,也许还没有买但是肯定是要收到电子书里面去。电子书是个好东西,我自己的PAD里边儿存了上百成千本书,感觉就是一座小型的图书馆非常方便。
现在有的人就说,电子书将取代纸质书。甚至还有人断言,用不了多久,纸质书将与青铜器,旧纺车一样,作为文物进入博物馆了。
同时我还经常未会听到什么书店因为网络书籍冲击关闭的消息,做我们这一代的人来说都是一直伴随纸质书长大的,心里就不免有些失落。我相信,对于热爱纸质书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这样的心情,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目前读纸质书的人还是占大多数?
现在各种网络渠道都在宣扬大家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就目前来说,特别是今年开始了读书热潮,如我参加的梦想早读群,每天一个章节,一个一个月差不多有四本书,然后我们都是会先找电子版,但是还是没感觉,我个人也会买纸质书配套来学习。
大家可以看下我这一个月来买的书单。
上面可以看到的只是部分的,还有书柜上许多,纸质书特别是不是特别有感觉哈。
对现在因为我上班比较远,一般早上出门的时候我随时带本书进行阅读,而且买的都是精装的纸质书,常常在地铁里,就看到许多与我一样带着纸质书的小伙伴。当然,书本自身的重量,对于热爱读书的我们来说,是不会嫌弃携带的沉重,同时在上班的这段时间里,即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充实自己。而且我还经常会到一个地方的时候,都会去书店里选购一些纸质书带回来。
对我现在来说以前的爱好就是去逛街,现在我的一个嗜好就是收藏书。无论是老师推荐的或者网上哪个网友推荐的书,我会第一时间把它买回来,也许不看。但是,心里感觉特别踏实,精神上特别丰富。虽然我并不是很富有,但是我还是很舍得买书,舍得去花时间读书。每当在书柜前看着满柜的书籍,觉得自己特别富足。
我为什么迷恋纸质书呢?
因为,纸质书有一种特有的亲切感。
原因是看纸质书与体验电子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纸质书有重量,有质感,有手感,一页页翻来,很有味道,是种享受,而且便于细读,精度,甚至是掩卷沉思。我尤为喜欢纸质书上的墨香味,天然纸质的触感,给人一种“亲切感”,纸质书有电子书无法比拟的亲切感,能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一书在手,如饮佳酿,这就是纸质书的魅力所在。而电子书,也许是来的太容易,存放在电子产品中,常常看不到一会,就坚持不下去,总觉得缺点什么。对,就是没有质感,读了不入脑。
虽然说纸质书和电子书秉着的对知识的敬畏,都是传达知识的载体,从这一点来说,两者当然是一样的。但由于两者的物质形态不同,人对其占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精神内容虚拟上的“看得见”,往往离不开物质形态上的“摸得着”。我拥有一本实实在在的纸质书,与我拥有一座“图书馆”相比,虽然两者的精神内容容量有天壤之别,但电子书是虚拟性的,这座“图书馆”是你的,也是天下所有人的,你只是“摸得着”一块装有集成电路板的塑料壳子。当我买下一本纸质书时,我就完全拥有它了;但我买一本电子书的话,仅仅是租到它而已。
个人认为,电子书与纸质书基本上还是“摹本”与“原型”的关系。“原型”的纸质书更能体现“书”的内涵,更能满足人的占有欲和拥有感,可以共生出对书里真知的探寻与热爱之情。当然,读书更是人类表达感情与交流的一种活动,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书,才会激发大家去读这本书,如果你根本就不喜欢或者敷衍,又怎么可能去认真阅读它呢?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见得珍惜
还有一个观点需要强调下,就是免费或者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珍惜程度远远低于,苦苦寻觅或者是“踏破铁鞋”得来的感情少很多,所以说,大家对物品爱惜程度的高低,有时候与得到该物品的成本大小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是成正比的。从经济性角度来说,电子书的成本会少很多,从获取的途径来讲,它确实带给了快捷和高效。正因为这种不费功夫得来的,对书的感觉就很容易打折扣。
我也相信,对于每一位和我一样热爱纸质书的人,都是长久持续的钟情。手机可以换,读书软件可以随时随地换,但是纸质书是永远无法抹去你回忆。
现在我们阅读纸质书,更像是一种情怀
纸质书对我们的成长陪伴,就如走过的那条路一样,曾经陪伴我们哭过笑过的书,虽然如今已经布满了灰尘,颜色发黄,甚至棱角已经磨损,但是更加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进步,我还是钟情于纸质书,请大家和我一起携手共建共享图书馆,城市的美好,需要你我为之奉献一片真情与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