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一因果性:
绝大多数群友间的讨论,只是抓住了茫茫变量中的很小的一部分,然后不亦乐乎的辩论。
不是知易行难,是知的能力所限。
2,
远观性:
当你站在远处观看时,所有的细节都被隐去,看上去显得非常整洁,只有一个完美的轮廓:
你以为你一目了然地理解了问题。
当你深入地看,用放大镜去看,问题就会变得复杂,你就会意识到你先前的认识是多么单薄。
就如白茫茫雪皑皑大地一片素洁,底下的垃圾遍地都是。
3,
对同一词语不加思索:
对词汇的立体理解和精准把握,构成理解能力的很大一块部分。
同样的词语,在不同语境、学科背景、范式下,意义各不相同。
两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看待同一个词语,也许会多出很多不同的东西。
词语就像一个储物箱,里面放满了相关的知识,构成天然的知识管理工具。
有时我会静静思考一个词语。
比如四十不惑,年轻时理解不惑是没有问题没有疑惑,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现在理解的不惑是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理解不了的问题也就懒得去理解去解决了。
4,
剥离的句子:
剥离的句子更易于博取读者的好感,但由于脱离了使用背景,是一种非常粗浅的编码,很难在具体的情境中被提取出来。
深度的编码是对这些知识加以更加准确的定位分类,明确它们讲的是什么范围的问题。
比如今天大家热议的区块链,有人理解为技术,有人理解为金融,还有人理解为阴谋……
5,
理解的被动性:
先入为主,被认为是理解的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它包括预先假定内容的背景和往后趋势,在与被理解物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
理解应该怀有一种主动性,不论说的人或者书本讲得有多么复杂,你都应该形成自己明确的,哪怕是错误的见解。
警惕那些流行词语对你判断的干扰。
6,
简单的正误观:
所谓度的把握,要靠否定之否定。
正面是错的,反面也是错的,来来回回之后你才能对道理本身有较好的理解。
这个世界不是黑白两个颜色,对错两个状态,资无两个阶级,把握中间状态,灰色总是大部分。
7,
即时的反馈:
对坚持的信心,不过是对它的回报延后性有更好的预见。
反馈是一门学问,是执行的本质。
8,
陷入到对重复的不耐烦:
支撑我做许多貌似无意义的同质行为的动力在于,我能够较为清楚地预料见到在量的积累背后的质变结果。
李小龙说我不怕懂一百种腿法的人,我怕的是把一种腿法练过一万遍的人。
重复,重复,重复。
9,
死磕一个项目:
对于在不同项目上有较大自主性的人来说,一个优化策略是舒适度最大化。
你在一个项目上待的时间越久,它的舒适度就会越低,这时候任何其他的项目都变成更优舒适度的项目,这个时候不妨把精力放在别的项目上。
过一段时间,例如第二天,人的舒适度曲线又会恢复,那么再进行这个项目即可。
当然这种策略仅仅是对项目安排的优化而言,比如夹杂着读本闲书。
10,
陷入到追求舒适的泥淖里:
如果你感到桌面不整洁就无法开工,如果你对负反馈过于敏感或对正反馈需求过高,如果你有一种优化强迫症,那么也许你得重新思考下手段只能是为目的服务的含义。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就是过一种更舒适的生活,显然你走在了正确的路上,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完成任务,那么舒不舒服就是次要的了。
我们又对否定之否定有了更多的理解。
11,
对反馈的作用模糊理解:
外部的反馈比内部的似乎更有效。
其次,反馈也会有边际作用递减的效果,所以保证反馈的多样性、多元化对于我们达到预定目标非常关键。
外部反馈比内部有效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外部反馈的多样性。
严肃的反馈,要比随意的反馈带有更多的作用。
严肃,就是对不加思索的惯性程序的否定。
比如思考一下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12,
权重的错误估计:
人的大脑算法存在一些不可思议的地方,只要是被人意识到的东西,它的权重就会尤其得高,哪怕它的概率和重要性非常之低。
人的偏见非常可怕。
13,
表现与实质:
在评判他人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行为主义者。
既然我们无法深入到他人的内心,那么外部的表现就是我们唯一认识他人的途径。
这是不言而喻的东西,但是虽然实质与表现常常具有统一性,两者并非完全等价。
到底是实质比较重要还是表现比较重要?
14,
集思广益:
高质量的决策的要点在于排除无用的噪音而不是最大程度地征得意见。
集思广益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因为大多数庸人的建议根据的并不是最优解而只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要么只是劣质的最优解。
所以身边有一两个绝对智慧的人是多么重要。
多数人建议,少数人协商,个别人决策。
15,
完全相信命运:
在有限的范围内,生命是一个主动摄取的过程。
我相信是人选择的品味引向了某个未来,虽然这种品味也是受某种客观的或偶然的因素所致。
未来到底由何决定,也许是某种主客观的混合物。
人类还没有完全搞清大脑的物理原理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不完全是由物质决定的,人的思想是某种超越物理世界的存在。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烧香五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