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接上节(连载)《石猿记》第十八章(68)
话说道化佛身的观世音,将玉石之灵根,融汇于冰心之中,再随缘接因。
后来观音,因赴王母娘娘蟠桃盛会,将那通灵冰心,由净瓶中取出,再施法力,将其化为一名女童,同至桃园。此时,王母娘娘,爱女尽失,皇子化泉,正感心痛,见到观音带来之女童,倍感喜爱。又见女童,酷似石矶,心中越发心怡。观音看在眼里,知道缘当如此。于是,将女童留于了王母娘娘,以女相托,以为寿礼。
王母娘娘,意外得女,顿然欢喜。玉帝也暗自得意,倍加疼爱。
王母喜问:“女童何名”?观音随口而答,道曰:“玉灵儿”。
从此,王母视玉灵儿为亲女。玉灵儿也口口声声,称王母娘娘为:主母!
观音心知,正可借此,了却一大因果。
话回当今,正当缘至,自然因果善终。
那冰心,遇到补天玉石,怎能不溶。玉石冰心,融为一体,以完成惊天动地之大功。
你想,那女娲所炼补天玉石,乃天火所治,阳性实足,虽曾经娲皇,以至阴宏恩,相融化人身。却又被太乙真人,以九阳真火再炼,化回玉石原形,如此更是阳性十足。再由纯阳小童哪吒,童子泪水洗祭,再添阳刚之性。虽然几经大海阴功滋润,却又几经纯阳日晒风吹,真可谓纯阳至极。
天宇生灵,都乃阴阳相交相融。那补天顽石,纯阳至极,缺了这许多至阴之性,便万难修成真身。
如今,天遣冰心,至阴至寒之物,又受王母泪水相助,与那至阳顽石相融,自当成就果因。
这一切,王母娘娘,并不知晓。
只是见,玉灵儿遭遇劫难,自然是悲从心起,伤神失意。
再忆天宫诸多变故,更是浮想联翩。
至从向西走了东宫水母,向东失了西宫石矶,玊母娘娘便独鼎三足,辛劳倍至。
水务时节生疏,林木禽兽荒误,人事政务稀零,家务人情唐突。
好在不久,姜子牙封神台大成,封神榜就位,众天职神位,按部就班,各施分封,诸般事务,依责有序。
如今想来,这天庭玉宇,诸般事非变故,无非皆出至,玉帝受封之际,那立天得帝之誓约。
正可谓:诸事皆有因,只待到那时。
依其誓约,诸位皇子,化为了各处温汤,乃落凡尘,化为各处山川之温泉。也是依其誓约,众皇女下得凡界,或嫁或隐,各奔东西,再不回天。
更是依照此约,又有水母一反常规,触犯天条,水漫泗州,囚困海洋。好在后有传闻,说是这水中丽人,事前识破天机,化成巨龙,投奔他乡。虽是一时避得了囚洋之难,却又哪里知道,这异乡万事之艰辛,更是凶险难料。
尤其让人伤心的是,那美丽可爱,禀性坚直,难容污浊,侠肝义胆,天地无惧的玉顽石矶。虽然做了些许有违帝心的仗义之事,却也并无违天犯律之过。谁知竟然,也要受那誓约所咒。依约,那石矶,应该化猿,此事岂不是天大之冤屈?王母娘娘也想知道,那猿,将出于何处?又将出于何时?依照石矶本性,又将出得何等风波?
这样想来,难免又将玉帝有所责怪。
若无那誓约,也许就没有这许多变故,世间岂不太平?但她也知道,若无那誓约,哪里会有什么玉皇大帝?又哪里有什么王母娘娘?更是难有东宫水母,西宫石矶了。
眼看着都已成为事实,怨天忧人,已然于事无补。伤心自然难免,但却还须打足精神。身为王母,诸事压身,还要母仪天宇。
王母静下心来,调理心神,避繁息性。少许时辰,心情略平。
再看那巨石,垂首闭目,尤若盘腿打坐之老僧。游仙吕洞宾,就昏坐于其旁。
王母娘娘,见吕洞宾虽然伤重,确也并无大碍。思量后,意欲择法做一番解释。
不经意间,来到巨石之后,见这里较为平坦宽阔,随即心血来潮,将右手中指于口中咬破,以指代笔,在这巨石之上,写下楹联一幅。
上联曰:东南西北多交友,醉去当无忧,酒趣绵绵,醉卧矶案头,都愿天下太平,皆无怨仇。
下联曰:海湖江河少结仇,醒来自不愁,梦意悠悠,醒坐舫舟后,皆祝宇内祥和,都是朋友。
横批曰:和谐共荣。
此联,被后人抄来传世,并依照此上下联之首字,为此地取名曰:东海。
不知是否属实,也无考证。
楹联下方,王母娘娘还以血书,写得七古小诗一首。
诗曰:
身为云庭天圣母,
何忍凌霄多变故;
下访本欲消怨疑,
落尘原想解忧误。
姑苏授艺添锦绣,
扬子募资立通途;
焉知事半功未果,
岂料玉灵又化无。
含恨饮泪忆故人,
负痛御风回天路。
诗尾署名:王母释书。
这里,王母娘娘以天母之血,书于巨石之上,对于这巨石,又是一个大灵缘。但是,王母并未在意此节,不必多表。
书后,王母重新细看所赋联诗,百感交加。
再次渡回巨石之前,又为那女童玉灵儿伤心感叹一番。此时,见那吕洞宾,已有醒意,便不再停留,飞身驾云,升向高天。
真乃飞天仙女,驭云乘风,向那天庭圣殿灵霄玉宫飘去。
再来说这吕洞宾,重伤过后,有幸食了王母娘娘那九转还元金丹,却也并不知情。悠悠转醒后,倍感浑身疼痛,睁开星目,只见坐于一块巨石之旁。并未即刻起身,而是侧向大海,眼望碧海晴空,调元理气,养精蓄锐。
愰惚中,碧蓝大海,幻化诸多影像,演绎神奇经历。
究竟化出哪般影像?看我下节为君叙来。